【篇一: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这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著作,其中对群体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一个人一旦融入群体,就会湮灭个性,在群体的干预下,思想缺失独立性,群体思想占统治地位,从而,群体的行为也会由于受思想的控制,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力。
群体中的个体易受群体的影响丧失理性,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又由于在群体的保障下而不能容忍对立意见,做出的事情往往会另局外者难以接受。每个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身处群体时,而变得思维单一,甚至是被看成是“无意识”。 佛洛伊德批判了勒庞本书中的一些观点,本书中也确有一些局限性,勒庞在书中毫不掩饰地表现了对群体的非理性性质的行为表现的鄙夷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是他又认为群体是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其中存在的矛盾并没有减少他的价值,而是为后人开启了更深入的研究空间,极大的启发了人对群体心理认知的思维。
本书出版于19世纪末,其中列举大量法国大革命中的事例,对现实的剖析更加使它具有说服力。虽然对群体心理及产生的原因缺少有逻辑的论述,但是对现象本身的观察描述对后人仍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篇二:乌合之众读后感】
今天,终于断断续续的将这本书读完了。虽然一直喜欢历史,对于其中一些人的行为多少不解,或者难以想象。当然读到本书很多章节的时候,我不禁兴奋的跳起,好多观点是如此的醍醐灌顶。令我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变化,也让我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历史。
一直以来难以回想红66卫兵时代的疯狂,甚至于敬仰拿破仑与希特勒。反思更多的事件。当然读过本书之后,我不再疑惑。对于那些称之为伟人的领袖,在我心中终于走下的神坛。
所谓群体,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要符合两点:1、个体的有意识个性的消失;2、个体感情和思想都有明确的转移。 当然这些跟构成的人群,地域没有关系,反倒跟民族的禀性、宗教、普遍的道德观和历史渊源有极大的关系。这些群体意识低下、野蛮、浮躁、保守、依靠形象来思考、容易受到暗示、没有道德跟责任感、甚至崇拜专制。即使有这么多缺点,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历史依然是由群体所创造,他们改变的人类的发展轨迹。但是却创造不了文明。
写到这里,我在想,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与普遍价值。那位智者能都看破这些,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当然,如果他能找到方向,肯定又像甘地一样的寂寞,没有人会理解。
联系到股票市场,众多的股民与机构构成一个群体。当然机构又可以为成小群体,当我们笑话机构犯错的时候,你要理解,一个群体,即使全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所做的决策,并不会比一群目不识丁的人的决定更英明,当然,前期是得知道股票是什么,哈哈。
那么在股民的这个异构化的群体中,他们的决策与行动容易受到名望人或者是所谓领袖的暗示,也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也这是上涨和下跌时候的贪婪与恐惧的放大化。容易盲目相信,即使有些言论过后看来是如此的荒唐。前期看过社区的一篇文章,说一个人不看电视,不读报告,不听别人建议,仅仅依靠个人喜好来炒股反倒成功的例子。可见是他因为不接受消息从而跳出了群体思维的局限。
大多数的人赚不到钱,因为大多数股民都因为消息的发达形成了一个群体,思维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共性。所以在市场中,只有少数坚持已见,与大众相反的人反而能够赚到大钱,终于明白为什么小说里说操盘手工作期间要隔离的原因了。
如何跳出这个群体的思维模式,形成自己的体系与方法,做决断的时候不受其他影响,自己及时总体。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很久不写东西,读这本书时间跨度也长,总结不不够深刻。望大家批评指正。
【篇三:《乌合之众》读后感作文】
无论如何,我不应该属于任何一方阵营。 群体的意识应不应该被嘲笑?这只是我搞不清楚的问题之一。很久以前就看过这本书,当时只是感觉勒庞说的挺对,也没啥想法。只是最近突然觉得真实世界的发展仿佛就是那个样子……
很久以前,勒庞就预言了今日群体中的大部分特征:智商低于群体中的任意个体,换句话说就是智商无下限。“群体总是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大脑活动的消失和脊髓运动的得势”……最后“群体既易于英勇无畏也易于犯罪“这一切描述是不是很眼熟?……
事实就是这是一个群体的时代,要取得别人的认同那么必须先认同一个群体,无论你是否知道人格和智慧都将被磨灭。无论这个群体对某事是认同还是反对,这都是一个个的群体和阵营。对某一群体的认同取决于群体的言论和发布的消息——至少我认为现在是这样的——诸如微博等等,而事实告诉我们群体的观察往往是失真的……正像书中所讲,群体的情绪是单纯的,夸张的。而群体又是易受暗示的,于是这就催生了种种阴谋论,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被煽动了,是不是被暗示了。因为前面说到真实已经被群体糟糕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磨灭掉了……如果你不进入某个群体,你又很难知道他们的运作过程,而你一旦进入那么就不能保证你自己还有智商这个东西的存在……
而我们总会在一个群体中,不是吗?因为我们都有一个阵营,无论你是赞同还是反对,除非你对此事不闻不问不去选阵营。那么好吧,又一个阵营出现了,人总是要有一个立足点来生存。群体可以成就,也可以毁灭……
好吧,这只是一个开头,不想再继续复述,所以我不爱写读后感……鉴于越来越感觉周围的人们普遍都不淡定了,都看看《乌合之众》吧,应该看看这本书,至少现在都应该看看,群体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篇四:《乌合之众》读后感】
很久没有真正的写过东西,因为自己才疏学浅,见识又少,生怕说出来的话贻笑大方。然而看了一些书以后,还是觉得毫无进步。可见写作这件事,不仅仅是读得多就会写的。于是决定从读后感开始,写一些东西,也作为自己成长的一个记录。
最近刚读完勒庞的《乌合之众》,书中提出了很多大众心理学的问题。尽管勒庞的一些想法带有他所在的时代和个人的偏见,但是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即使放在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仍旧有意义。在阅读整本书之前要注意到的是,勒庞没有讨论有组织形式的群体的心理状况。整本书都在如书名所说的那样,讨论“乌合之众”,一群因为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的人,这些人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从属关系,如陪审团、选民、议会等等。而且这并不是一本读起来让人感觉愉悦的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文字上。然而却是一本令人思考的书。我认为它的意义不再于讲述了多少正确的知识,而是它提出了如此多的问题,以至于如果要讨论社会学或者大众心理学的东西,你都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下面就我比较感兴趣的几个问题说一说我的想法。
在谈到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时,勒庞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报纸上充斥着两个小女孩在赛纳河溺水身亡的报道
【篇七:《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一本让我很揪心的又觉得很扯淡的书,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写了很多我不太理解又有点反对的“情绪用字”。例如P7群体品质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说服我们的逻辑是他觉得“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似乎用的是一种智商的平均值作比较,而不是用群众智慧的结晶作对比。再比如P16,他觉得群体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蛮人,个人融入集体,就已经使个人在文明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他也是用群体人性丑恶的例子来证明这样的观点的,似乎可以理解他产生这样灰暗想法的根源,但是也无口否认社会文明的进步又是靠群体意识进步和耕耘创造的,这样一系列的绝对的“情绪用字” 让我不得不很小心的去寻找它的基本共识、主旨和论述是什么。枯燥的理论和没有感同身受的例子让我一度想放弃对这本书的阅读,直到读到4/5 之后和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才发现了它的难能可贵。
在我大多数的不理解或者说不愿理解的偏见主要还是基于2个原因的,首先我觉得他的大多例子都是基于历史的特例作考量,没有经历所以对自己没有说服力。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觉得他的这种例子在当下不太可能会发生,很多故事都像小说一样在虚构。 可后来的这句话和一些列的理论依据让我开始重新反思: 当一个种族有了自己的性格之后,该种族就获得了结构稳定的集体精神,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缺乏思考的群体力量支配,从野蛮走向文明。 也许是因为我对历史积淀的匮乏和对时事关心分析的太少才导致了一些偏见,所以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过去的历史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什么,但它可以暗示我们应该避免什么。这种直接对于群体情绪的判断与描写其实是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而不像一些难以觉察隐藏式的雄辩那么狡猾,只是因为现有的经历还有学识的局限才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很多的群体的一面。所以对那些经典的巨作妄下判断的确不够明智。
我觉得《乌合之众》这本书应该是属于实用书的一种,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第一部分它讲道:在群体特征中,群体中个体是无自我人格、责任感低,无意识本能起作用,情感和思想受暗示与传染影响并能立即转化为行动。在群体感情观和道德观中,群体受感情奴役、极端冲动无法认知障碍,群体情绪的夸张、单纯、偏执和形象思考容易掩盖真相。在群体观念、推理与想象力中,群体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形象的事情,他们需要宗教与偶像来引导。
第二部分它讲道:群体观点和信念受种族、传统因素、时间等间接因素影响,往往在政治和典章制度中反应出群体需求,值得我们反思的就是他对教育制造无产阶级大军的理解。当然群体观念也受形象、词语、会话、幻觉、经验和理性直接影响。所以领导煽动群众无非就是用偏执的信念来断言、重复、传染,创造他们需要的梦境和希望,而不是告诉更多的事。想要获得持久力也必须遵从普及性的信念和情感相修的东西。
第三部分:它将群体分为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在犯罪群体中,谈到群体的犯罪动机尽管可能因为被教唆但所有行为皆以结果论而非动机论,群体中的个体犯罪时可能因为自己在完成历史使命,他们的善举和残忍同样极端。在陪审团群体中,他们也受情感的支配,受灵魂人物的影响。在选民群体中,说服选民的手段和一般群体无异,用套话刺激想象力等。在议会群体中,相比普通群体特征,他么的观点更简单化,意见质朴,议而不决,缺乏决断力,受声望支配,容易夸张恐惧信息、重复许诺等。
对我来说《乌合之众》帮我解决了2个困惑。
第一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人士强调不要过多看重学历,也明白有时候学历越高,员工的发展限制反而就越多。但是在比如晋升、筛选很多条件和情况下为什么他们依然会选择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呢? 从大众心理研究的角度,我是这么理解的: 大众对这种教育文凭的认可可能就像在同质性群体(派别、身份团队、阶级)中的阶级教育的认可,不是因为共同的信仰或者利益,相似的身份更多的是潜意识中因某种共同生活经历和习惯以及相同的大众教育而互相认可,所以一旦阶级教育的人掌权之后,依然陷于群体意识之中。个人的见识和主张都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集体的无意识品质
第二件事,就像P88已经被郝伯特`斯宾塞在内许多杰出哲学家证明的论点那样,教育既不会使人更道德,也不会使人更幸福,既不能改变人的本能,也不会改变人天生的热情。而在一个像鹦鹉学舌又无人指点的教育制度体制下,我到底该怎么培养自己找到自己简单的幸福?庆幸的是自己在旅行中获得了很多判断力、在实习奔走中积累了经验,不顾别人的看法和妈妈的劝阻去开拓去闯荡。我特别相信正确的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我相信年轻人就该努力从工厂、矿山、医院、建筑工地等各类社会活动和实业中获得大量感官,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更笃信这么多年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为了生活做好准备,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如果成功的出口绝不单一,那我肯定一直在找呢!
研究大众心理或许还能让我分析犯罪动机也许不仅仅是分析个人心理特征这么简单。在面对宗教派别、阶级、其他民族等各类群体中,分析他们的情感、找到群体运作的灵魂是保护自己的屏障。商业经济中不仅仅只有税法征收上用的是零星税金来遮掩苛重税收的,深谙大众心理的人既能鼓舞士气又能化解矛盾。也许这也是它真正得意义所在。
【篇八:乌合之众读后感】
2007年12月30日的早晨,我在凯宾斯基酒店的房间里,临窗眺望成都。觉得自己就像是守在她的身边,看着她渐渐地从沉睡中醒来。2007年就要结束了。对于我来说,2007年如同2006年一样,也是意义非同小可的一年。回想起一年前的此时,还在那冰冷的15楼教室里苦苦复习。也是在早晨,从窗前顺着绵延伸展的韶山路望去,守着长沙慢慢醒来。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不同。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对未来的希望。
从12月27日的川航班机上,到1月6日湖南大学工管院的教室里,我都带着这本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并以口头、短信和QQ等方式推荐给朋友们,尽管我还没有看完它。作为2008年我阅读的第一本书,它没有让我失望,带给了我相当丰厚的收获。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它,那还是弗洛伊德说的:“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彩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在阅读它时的感受,那应该是“震惊”。因为古斯塔夫·勒庞发表于1895年的这本社会学经典名著,持有的是“反集体主义”的观念。阅读它的过程,使对我数十年以来所接受的对“集体主义”持有完美感觉和景仰态度进行了深度颠覆。虽然我不会成为一个反集体主义者,但是从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出发,我已经认识到,集体(群体)远远不是我被灌输的和自己想象的那样。群体的心理、意见和信念,在很多的时候,竟会让人如此的不安和失望。
引导我来读这本书的,是网络上的一些资深证券投资人士。我从他们罗列的推荐阅读作品中找到了它。由于广西师范大学的这个中译本只有薄薄一册,在去成都之前,我认为我可以在2008年到来之前完成学习任务。此书封二上的一段说明文字也是足够吸引人的:“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对于理解今天仍不失现实意义。日本普通民众为何曾变成战争机器,‘文革’青年为何曾变得丧失理性,入市股民又为何会变得群情激亢?个人到群体的心理变化看似难以理解、难以置信,实则有迹可寻。今天,《乌合之众》以其对大众心理的精辟剖析,已成为众多理财专业人士荐阅的书籍。”
不曾想,它居然和《成事在天》那本书一样,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心潮起伏,神游天海,书中一些精彩之处,常常有冬日凉水浇身的感觉。20万字的一本书,已经阅读了超过三周的时间,尚未完成!(当然,开年以也较去年忙碌许多)
在书末,译者的一篇文章《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机制》更是精彩!我认为把它作为中译的序言会更好一些,它对此书的概括和评价也是相当客观和有见地的。整个20世纪是群众运动的历史高潮,但同时也是独裁统治的历史高潮。从希特勒到斯大林,从日本军国主义到中国文化大革命,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群众用自己的巨大力量熄灭了光明,把枷锁戴上自己的项颈,而获得利益的导演者却在一旁狞笑。勒庞最早有效地阐明了“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从而“给予用为古典民主学说和关于革命的民主神话基础的人性画面沉重一击。”勒庞的重点在于指出聚集成群的个人会表现得与他们一人独处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差别。
他们会明显地从众,失去作为个体时的理智,只知道和接受极端的感情和观念,例如股民;他们失去人格意识,对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例如红卫兵;他们失去了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例如法西斯对待犹太人;面对群众的荒谬与狂热,说理与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例如马寅初的《人口论》;群体受到某种高远的理念的激励而行动时,还会表现出极高的“道德”,能够“达到使人慷慨赴死的地步”,例如日本的神风敢死队。群体中的个人利益的暂时消失,以及犯罪意识的泯灭,是因为个人的目标被集体目标所取代,要为更高的集体目标而自我渺小化,使得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目标成为毁灭民主的有力武器,个人成为社会或者国家这些更高实体的目的服务的工作。群体成为了独裁最为有利的帮凶,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群体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用这种自由能做些什么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既不会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无礼,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因为他们绝不会弄清这种学说的真实意义。”当然,他的继任者(比如斯大林)比他更加聪明,他们会赞美群体道:“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但是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与前任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
鉴于此书的发表时间,我怀疑20世纪的许多领袖们都拜读过这部作品,并将其牢记和一一实践。希特勒的上述表达和勒庞的文字本身就相去不远,某些著名的领袖也一再地使用勒庞教导的影响群体头脑的重要法宝:“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他说,大凡能够成为大业的领袖人物,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不断重复,信誓旦旦。”受到感染的群众则是“对别人的轻蔑和保留态度无动于衷,或者这只会让他们更加兴奋。他们牺牲自己的利益和家庭——牺牲自己的一切。自我保护的本能在他们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孜孜以求的唯一回报就是以身殉职。”我们可以回忆起,万千群众曾经高举红宝书,诵读毛语录,看样板戏,唱革命歌,大炼钢铁,大放卫星。十年以后,却是往事并不如烟。
勒庞曾经在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之后发表的作品《革命心理学》中预言:“中国不久就会发现,一个失去了漫长历史给它披上的盔甲的社会,等待着它的会是怎样的命运。在几年血腥的无政府状态之后,它必然会建立一个政权,它的专制程度将会比它所推翻的政权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是1949年之前的政权,倒也的确如此。
2008年1月7日,媒体报道了湖北省天门市50多名城管队员,将路过此地,并用手机记录他们暴力对待村民的水利建筑公司总经理魏文华在数分钟内殴打致死。天人共怒之时,勒庞却已经在110多年前就已经说过了:
“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意料地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