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碗菜汤,如果没经过搅动,鲜美的好料就会一直沉在碗底
——题记
一、“励志”的问题
“志”是什么,《新华字典》上解释为:意向,有所作为的决心。中国是个充满幻想的民族,如果你细心的观察,你会发现中国人的名字中以“志”居多,什么“志X”“X志”,如果你真的厚下脸皮来问“如何‘励志’”。人们的答案顶多是目瞪口呆的大嘴相,大多数人是不知“志”如何“励”。
“励志”的答案是什么呢?鬼才知道。
二、老鹰的故事
你看过老鹰吗?
老鹰是怎么搭筑窝巢的呢?生态学家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母鹰先用尖嘴衔着一些荆棘放置在底层,再叼来一些尖锐的小石铺放在荆棘上面。然后,母鹰又衔一些枯草、羽毛或树皮覆盖在小石子上,做成一个能孵蛋的窝。
小鹰孵化、出生后,住在窝巢里,母鹰天天小心喂养,细心保护。直到小鹰长大、羽毛渐丰,这时,母鹰认为,该是小鹰学习自我独立的时候了。
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小鹰不再眷恋母鹰呵护、舒适的家呢?有的,母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暴露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刺得哇哇叫,可是母鹰还是很无情地加以驱逐、小鹰只好忍痛振起双翅,离巢他飞。
母鹰残忍、无情吗?不,母鹰深爱着它生养的小鹰!
但是,母鹰更渴望它疼爱的小鹰能成为四处翱翔的飞鹰,因此,无情地逼着小鹰飞离舒适的窝,勇敢地学习独立,即使小鹰在刚开始是跌跌撞撞,母鹰仍然毫不留情的训练它,直到小鹰能展翅高飞、直上青天!
试问,如果母鹰没有狠下心来让小鹰冲出舒适的家,它现在还能是一只凶猛的禽兽吗?如果没有那布满荆棘和石子的窝巢,它能成为空中的王者吗?“励志”就是母鹰无情的搅动窝巢、驱逐小鹰的举止。
三、励志的历史
陈涉少时,曾受人雇佣,替人耕种,常惆怅不满,在垄中休息时,,发出了“苟富贵,无相忘。”的感慨。同伴们嘲笑他:“若为耕佣,何富贵也。”陈涉长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后来和吴广发动起义灭秦,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若无佣耕垄上那埋在心底的一段鸿鹄大志,怎能想到后来的富贵荣华?
西晋文学家左思,决心写《三都赋》,招到陆机的耻笑,说他的文章只配盖酒坛子,左思矢志不移,多次求教名家,广泛查访,大量收集资料,专心致志,奋力写作,整整花费十年心血,终于完成《三都赋》使陆机佩服的五体投地,甘拜下风。
在南京的一所中学,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回答:“为了寻求出路。”有的回答:“为了光宗耀祖!”这时,一个同学霍地站起,他大声的回答:“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他,就是当时年仅12岁的周恩来。
小塞湿卡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顺风。“励志”就是活的有目标。
四,没门就跳窗
你是否常常感叹老天对你不公平,没有给你过人的智能与难得的机遇?常常对他人的才华羡慕不已?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人的一生无论多平庸,只要你胸中有志气,总会有一条新的道路属于你自己。
记得《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吗?一个智商只有75的蠢人居然成了个百万富翁,他的身边似乎总有别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好机会。且不说他是否胸怀大志,但是,他有着别人没有的敢做精神与执着的信念。一个在别人眼里毫无前途的捕虾工作却使他成为一个富人。这证明一个人的才华并不是只有规定在一个框架里,而是像宇宙一样无限广大。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刚从祖父手中继承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可一场雷电将它化为灰烬。小伙子决定重整旗鼓。可是事不如意,不仅银行不给贷款,连朋友也一毛不拔。他失望极了,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双老下去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得见希望呢?”
他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他走出了庄园,来到了一条街上,看到了一群家庭妇女正排队购买木炭。他眼睛一亮,看到了一线希望。年轻人回来,立即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木炭。结果,木炭被一抢而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重建了庄园。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当擦亮双眼后,生活的道路将重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只要胸中有一线希望,那不管来自外界的不幸是怎样的沉重,无论源于自身的灾难是如何巨大,生命的另一扇窗将为你打开,没门就跳窗。
“励志”就是在人生之路山穷水尽之时不要灰心。
搅动你人生的菜汤吧,人,似乎很少听说因为太勤劳、流汗太多,而被汗水淹没的!我们必须辛勤的“搅动自己”,让鲜美的“蔬菜好料”浮现――让内在的才华、能力美丽呈现。
所以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最棒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