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黑板+粉笔,还是粉笔+黑板,我知道,它们的结晶都是爱,爱,爱!
1965年,老子在一所乡村学校教学。
2005年,儿子在一所乡村学校教学。
春天来了,满园的桃花、梨花、李花都散发着清香,是甜?是快乐?而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了千家万户,人们不再吃大锅饭了,农民不再受穷了。
在课上,他总是把自己心中的"墨水"都吐给学生。他告诉学生:黑板是公用的,你们有什么想写想画就写吧、画吧。
同学们都知道,老师是把自己比喻成黑板,把他们比喻成粉笔。老师希望同学们有疑问就去问老师。
在那时,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主,学生总是乐意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没有黑板,哪有粉笔?
在一个新的世纪里,科学教育已不再落伍,而这教育把重压寄托给学生。
儿子在一所乡村学校教书。
在课上,老师坐在椅子上,让同学们自由讨论,让同学们发挥想象的空间,老师则在一旁作引导。
教学上,儿子总是视学生为上帝,他则是"上帝"的仆人。
儿子告诉同学们:他自己起引导作用,你们有什么疑问要互相讨论,到实实在在想不出来的份上,再来找我。
他说粉笔是有限,是用钱买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在黑板上乱塗乱画。
同学们也明白:老师是黑板,粉笔是他们自己。
星光下,老子和儿子坐在一起。他们各自谈论自己的教学。他们最后的共同语言是:
不论黑板+粉笔,还是粉笔+黑板,我知道,它们的结晶都是爱,爱,爱!
【点评】这是一篇构思巧妙、颇有深意的作文。小作者选取一对当老师的父子,简洁地叙述两人截然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我们讲述了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不同,揭示教学观念的变化。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敏锐地发现,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许不一样,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才是教育的真谛!在这里,主题得到了升华。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作文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