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篇
谁说不相容?
湖北考生
试问出卷人,为何要将两组词语分开来写?为何要打上代表无穷无尽的省略号?为何要将它们视为“敌我双方”?
难道你同多数人一样,认为它们根本就是对立的,是水与火一样界线分明的吗?其实,这大可不必。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也大可不必为了这样的理由而排斥他国文化吧!的确,在有些人看来,外来文化很荒唐,让人费解:一些青年人情愿在迪厅里疯狂地摇滚,也不愿在家中“卧看牵牛织女星”。
当更多的新词丽句、“舶来品”充斥我们的视野,充斥我们的耳膜,匆匆走进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应持什么态度呢?是排斥,还是努力让外来文化与自己的文化相容?其实答案很明白,真正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开放:物质的、精神的,是包容并收。诚然,外来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但这并不是我们排斥别国文化的理由,更不是不相容的根本原因。
当然,我不是针对大多数人的,更不是针对出卷人的,而是针对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排斥别国文化的人。须知,中外文化本来是一家。谁说不相容?!评析:
湖北宜昌2004年中考除大作文外,还出了小作文题。题目是“请你从中提出一个与文化有关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或讲述一个故事,或抒发你的感慨,或发表你的观点”,题下给了两组词语,一组是反映东方生活的词语,一组是反映西方生活的词语。按常理,老师出题,学生做题,千古一理。本文作者却从命题的提示语中发现了“与文化有关的话题”的问题,对两组词语提出了“谁说不相容”的质疑。作者的求异思维让人耳目一新:一开始向出卷人发出三问,引人深思;紧接着摆出现象,展开分析;三、四段明确提出主张,更具针对性;最后一反问,掷地有声。可以说,作者是借题发挥了他对中外文化应当相容、不应排斥外国文化的主张。真是理直气壮。
谁说不相容作文没有谁走进过那座孤独的心灵城堡,我只是想最后走得奢侈些,华丽的离去,我欣赏这样的孤傲,即使我要很孤独!人到中年的浪漫,少了几许天真,多了一份重温浪漫的心境。我还记得你给我做的那些数学题、那些解释那么详细、看的我那么温暖、还记得那天你看了我数学书之后说我是不是忽悠你呢、那么容易的题&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