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择善”
今天期末考试,海淀区初三统考试题,与学生考场完成同题作文。作文提示与要求: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事而行,择善在我们生活中尤其重要,请以“择善”为话题,写出你在实践活动中的思考和感悟,题目自拟。
我们与美好有个约定
语文老师
向鱼问水
清晨的阳光,如玉的湖水,我们在岸边大槐树下挂起小旗子“公益晨读”,在槐树的枝杈上展开卷轴——《弟子规》。过往的游人驻足围观。
“公益读书啊,好呀!”
“是带着大家诵读吗?你们是老师吗?”
我们是志愿者——郭老师是退休老师;祁老师和我,在职教师;两个年轻人是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还有这个八岁的小男孩是我们的小义工。
“《弟子规》和《三字经》一样吗?”感兴趣的市民还不少呢。
郭老师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弟子规和三字经都是蒙学经典,主要讲述为人之道,这些行为的准很细致、很重要,小孩子启蒙学习是给一辈子的幸福奠基,老祖宗的东西现在好多人都不了解啦。”
开始领读吧,郭老师示意我。祁老师等开始发放篇子,篇子是我们印的《弟子规》全文。我开始朗声领读——“弟子规
则学文”,十多名读者随之跟读。清越的读书声就像一唱一和的歌声,袅袅扬扬地在公园的林木间传扬。
前排的读者多是我们的老读者,几乎每次都来,坚持了近一年了。鹤发童颜的陈阿姨70岁了,她的银发她的专注她的站姿她的坚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吴先生和爱人每周跑步过来,读完后再跑步回家,他们的读书声底气十足,这一对健康阳光的中年人也如这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呢;陈先生每周六去紫竹院朗读,周日来玉渊潭朗读,朗读得兴趣盎然。有一次他问我“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是什么意思?我回去查了《千字文》的注解才知道,那是讲墨子有一次路过染坊,看到雪白的生丝在各色染缸里被染了各种颜色,无法再恢复生丝的本色了。墨子悲泣地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用于比喻人的本性也像丝一样质朴洁白,一旦被污染想再恢复就难了。我们常说社会是个大染缸,那么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事而行是多么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