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百家的杂剧作品就好像是荒芜的城垣上花草的斑斓色彩。显得很扎眼,点缀了那种萧瑟。不比唐宋的盛世,人们总是在恣意纵情,所有作品有一种盛世的气息。而到了元代,文学作品也随着江山的凋敝透出一种秋意。《梧桐雨》在白朴的笔下,也透出了这样的气息。
众所周知,从中唐开始,历来描绘、评论杨、李故事的作品,或侧重同情、赞誉杨、李生死不渝的爱情;或偏于揭露、讽喻杨、李耽于享乐,贻误朝政。最著名的莫过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与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前者除了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了避君王的讳以外,其余描写均没有着重宫廷这一背景,在作者眼中,这只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完全是一种抛弃了主人公身份的情感描写。换句话说,《长恨歌》完全没有要从政治观点去评论或批判什么。而在《长生殿》中,由于作者出身遭遇和环境,李隆基从一个盛世明君被描写成了一个倦于政事,一心安乐的昏君。作者又借用故事来讥刺统治者,旁敲侧击了当时的政治现象。白朴的《梧桐雨》固然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在《梧桐雨》中则是描写二者兼有,它对于唐明皇既有同情又有谴责两种复杂的成分,因为曾读过《中国文学史》中关于元杂剧及白朴的介绍,我对于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价值清楚的认识,我更赞同的观点是:同情和谴责搀杂在一起,也是作者的一种感情倾向,即作者通过同情和谴责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世事无常的看法。
对于《梧桐雨》的剧情,想必大家已经了然于胸,在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主要谈谈我对此元杂剧的一些想法。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也来自其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全剧四折,第三折是故事的的转折点,安禄山倡乱,李隆基仓皇逃走;到马嵬坡,六军不发,李隆基在"不能自保"的情况下,只好让杨玉环自缢。"黄埃散漫悲风飒,碧云黯淡斜阳下",经过一场激变,一切权力、荣华,烟消云散。马嵬兵变,他是一筹莫展,只得将贵妃赐死,以平军心。在对唐明皇进行批判的同时,剧作家又刻划了他在爱情上的一往情深和真挚专一的一面。特别是第四折,专写唐明皇重返长安,退居西宫以后,对旧侣杨贵妃的追悔、怀恋、日思夜念之情。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从而比较成功地完成了对唐明皇这个悲剧人物性格的塑造。正如张人和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赏析中指出的那样;白朴"笔下的唐明皇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作者一方面把他作为一个信宠妃悍将、荒淫误国的昏君来描写,对其骄奢淫逸给国家带来的祸患作出批判和箴戒;另一方面又把它作为‘风流天子’来刻画,对祸乱造成的悲剧又有所同情。唐明皇确实是这样一个善恶交织的悲剧人物。"(见《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很中肯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