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本应是新高考改革第三批试点省市启动的时间节点。
但两个多月后,18个试点省份中仍有超过一半至今未宣布相关方案。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9个省份,既未明确“官宣”暂缓改革,也迟迟不见“改革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推迟改革试点。
作为通向国内大学的唯一渠道,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8年是新高考改革试行的第4年。按原定计划,加上第一批2个省(上海、浙江)及第二批4个省(北京、天津、海南、山东),到2019年高考,全国将共有24个省启动新高考,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变为“3+3(即‘6选3’)”。
但截至目前,第三批中只有江苏、福建、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重庆8个省市宣布并于2018年秋季学期按时启动新高考改革。
试点省份缘何由18个锐减至8个?11月26日,在南京大学举办的“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2018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上,身处新高考改革决策和实施一线的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处处长韩宁,现场解密了新高考改革政策推行的背景,并指出当前改革存在的问题。
新高考政策出台背景解密
韩宁说,新高考政策的产生有三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即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这一纲要出台的背景是:分省命题方兴未艾,自主招生大战如火如荼。而围绕分省招生指标,各种意见尖锐对立。
山东省三个考生甚至状告教育部,说为什么山东省的考分就那么高,北京人和上海人为什么上大学就那么容易?
同时,高考加分也引起激烈争论,原本是为了弥补高考唯分数论的缺陷,但特长加分引起一些学校的质疑,被认为含金量不高。
此外,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缠斗不休,“这些问题推动了当时新一轮的高考改革”。韩宁说。
当时的《纲要》提到了三个原则,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这是三个目标。多目标的任务往往是不容易完成的,有时候它中间是有冲突的,哪个放在第一位,哪个放在第二位,这个问题当时我们很纠结。”韩宁表示。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高考改革的描述成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此外,还提到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化考试一年多考。“这已经和我们今天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很像了。”韩宁说。
第三个时间点就是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对高考多年存在的问题,意见提出新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等,以上海市、浙江省为改革试点从秋季开始执行新方案。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在浙江、上海启动综合改革试点。
新高考遇到的5大新情况、新问题
第一,走班教学会不会凸显教师资源不足?
上海新高考实行“3(语数外)+6(物化生政史地)选3”科目组合,浙江则在“6”的基础上另加一门技术科,为“7选3”做法。“3+6选3”有20种科目组合,“3+7选3”则有35种。
很多一线老师都认可高考改革的方向性正确——诸多组合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考试选择权、课程选择权。然而,在实际的改革落地中,如果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的话,学校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选科提供足量的课程供“走班”。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年级有120人选历史,就得至少开出3个历史班,否则不能满足学生。但实际情况是,即使在重点高中,学校目前的师资力量也远难承担这样的办学模式。
重新配备整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难度太大。这被认为是新高考“改不动”的“第一难”。
第二,考试次数过多会不会加重负担?
这个既有学生的负担,也有老师的负担,也有校长的负担。
改革试点几年下来,上海高考出现一个“怪象”。大多数学生在一年两次英语考试中,都会选择考两次。即使春考成绩已经是最好的等级,还是不愿错过秋考。原因是,每次等级优劣都是根据参考总人数来排名划分。
因为很多学生觉得,一方面要确保自己足够优秀,对于第二次或许能得到更高成绩抱有希望;另一方面还要“占位”,不能让别人也“优秀”。
第三,分散考试、多次考试、走班教学会不会造成中学教学秩序的混乱?
以前五六十名学生一个行政班,班主任很了解学生情况。打破行政班,也意味着打破“班主任责任制”,一些校长很担心“管不住”。
除了软件,选课走班对学校管理的硬件资源要求也让不少校长皱眉。按照目前很多高中一个年级一千人计算,三千人大概需要65间教室,包括常规教室和实验室等场地。一个行政班五六十名学生。如果开始选课走班,光是教室需求就会成倍增加,很多高中至少得为此“再盖栋楼”。
“怎么排都有学生上不了课!”河南省一所普通高中校长说,该校曾经模拟过选课排课表。不是老师的时间不够排,就是学生选修课程时间会冲突,让他很是头疼。
中国很大,各地教学资源本就参差不齐。就学校的教学资源而言,各个学校必须量体裁衣,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做选课的方案。
实力雄厚的学校可以选择大走班,每个学生一张课表。实力较弱的学校可以选择提供套餐组合,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选课需求。大多数城市高中至少都能提供选课套餐,但要做到一个学生一张课表,估计很少有学校可以满足。
第四,学生选科比例不合理是否会造成未来国民总体科学素养下降?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数据,2017年的25.01万浙江考生中,有8.95万人选考物理,占全部考生的35.78%。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5万名考生中有1.92万人选考物理,占比38.4%。即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担心无法获得较好的位次而选择放弃较难学科。
而物理对于科学的发展又不言而喻。比如,北京邮电大学要求学生要具有很好的理科基础,尤其是物理。现在招来的学生发现有的并没有参加物理的等级考,而是参加了合格考,合格考的等级是很低的。
第五,当试点扩大以后,省级考试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提供专业的服务?
为什么有一些省后来经过研究决定暂时推迟高考改革?因为在当年分省命题时,也只有一半的省份是分省命题,即使是江苏这样的教育、经济发达的大省,年年的命题也是不堪重负,
“我们的(省级)考试机构能不能有能力负担这个责任?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韩宁坦言。
不过在第二批试点的时候,教育部已经做出了一些调整,比方说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浙江调整考试时间,建立物理学科保障机制,山东提出新的赋分办法,等级考时间普遍推迟到高三下学期,等等。
“关于第三批试点,(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有一个‘跳起来摘苹果’的理论,他说对于新高考改革,要采取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不凑数,条件达到了就批准启动,条件达不到就创造条件,达到了再上。”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处处长韩宁最后表示。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局长陆建国曾就高考相关问题发表多篇文章,其中一篇写道:
中国国情复杂,各个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这是启动所有改革都应统筹考量的一个基本现实,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不具备与改革相匹配的物质条件时,贸然一刀切,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具体到此轮新高考改革,浙江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尚且勉为其难,如果把这一方案推广到全国,对于大部分省市而言,这将是高中学校不能承受之重。
尽管不少一线高中教师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落实细节有类似存疑,但他们同时也表达了对改革方向的认可。最关键是,大家都知道方案本身不会再“大改”,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改革文件下来之前想好对策。
国务院2014年就颁布了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并不会有大的调整,暂缓只是要评估各地是否具备改革的条件。这种评估,即根据“3+3”科目改革对高中办学的师资、课程、场地、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等要求评估改革的条件,在改革准备更充分时启动改革,避免改革方案在落实时大打折扣。
但是,暂缓改革的省份很多高中大多还处于观望状态,主动提高高中建设标准、推进高中课程建设改革,以及针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学校并不多,对此有清醒认识和准备的家长、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在此想说的是,高考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潮流浩浩荡荡。客观条件不足的确是原因,但主观上对新生事物抱有抵触态度,恐怕才是问题所在。高考改革可能会延迟,但步伐挡不住,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最终会得到妥善处理。
来源:gaokao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