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人初显期”的探索(留学记)
刘天娇在欧洲旅行留影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0月2日,一架客机在首都国际机场准备起飞。我坐在临窗的座位上,既期待又有点害怕那片未知的土地——获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交换1年的机会对学德语专业的我来说弥足珍贵。除了语言锻炼和文化熏陶,我期待德国带给我更多东西。
在德国的这一年,是我在“成人初显期”的重要探索。我慢慢感受着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如何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及如何适应跨文化交际。
对自己负责任的起点,是让自己吃好睡好。在国内视之理所应当、不足挂齿的“小事”,到了国外都会成为挑战。比如,国内学校的食堂供应三餐,而德国的大学食堂只提供午餐,早晚餐要自己解决。于是,在国内几乎从不做饭的我,也开始举步维艰地学做饭,买错食材、做出“黑暗料理”的事时有发生。一段时间的尝试以后,我开始能做更难的菜式,想家的时候就自己包水饺、包粽子。
对自己负责意味着需要优化自我管理。在德国常常能听到一句话——“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在德国文化里,这句话并非贬义,其言下之意是: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这件事如何开展,但是同时你也有了承担后果的责任。
在我们学校,一门课的考试一般有一早一晚两个日期可供选择。有一次我不小心错报成了不想考的那个日期,发现时已过了报考期限。我抱着一线希望去考试院请求帮助。考试院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但表示期限已过无能为力,“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此,我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在基本适应德国生活、调整好自我后,我开始着眼于更高的层面——探索自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在这一年里我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前景、未来工作、理想生活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这和留学环境相关,也是我主动实践的结果。一方面,德国节奏没那么快,相对安静的环境驱使人冷静思考、观照自我。另一方面,德国社会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也给予我很大信心,对未来的想法无论有多少种、多么不切实际,我都尊重并且努力找机会尝试。
人是社会动物,除了对自己负责,更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德国人喜欢户外活动,空闲时间常常去户外野餐、烧烤或者到森林野营。但是德国的环保做得很好,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多个垃圾箱:生物垃圾、废纸、包装类垃圾和厨余垃圾。此外,超市有废电池收集处、过期药品要拿到药店扔掉……我曾以为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垃圾分类这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只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都贡献出力,那世界就离我们理想的样子又近了一步,哪怕这一步看似微不足道。
在德国留学,我对跨文化交际也感触颇深。我常常思考,一个留学生应该如何看待祖国和留学目的国。作为一名留学生,中国“基因”赋予我“观察者”的角度,于是我鼓励自己遇事多思考“为什么”而不是评判好坏。在观察中,我逐渐了解了中德两国民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在任何交流环境里,我都有意识地避免自己产生“习焉不察、理所应当”的思维,因为我深知自己在德国的社会生活经验之不足。在尚不确定一件事情的走向时,我会先观察德国人在这种情况下的做法,或是直接询问他们;在与人交流不畅时,我会尝试复述对方的话并请求澄清。在德国社会,由于中国飞速发展的现状引起很多关注,但中德两国文化的差异难免导致偏见、争论。并不是每个争论都有解答和讨论的必要。遇到不同意见时,我会试着判断,对方是刻意找茬还是尝试真正的交流,进而在坚持友好、不卑不亢的原则下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
“成人初显期”的探索在德国告一段落。也许爸妈会问我出国一年的收获,我想,我会把这篇文章拿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女儿长大了,成了一个成熟的成年人。
实习编辑:朱子发 责任编辑:赵润琰
来源: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