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医学院地处渤海之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辽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锦州。学院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1946年,原名辽吉军区卫生干部学校,1947年改名为辽北医学院,1949年迁址辽宁省锦州市,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锦州医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学院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农牧和人文并存,兼有管理、工科等多门类、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
现占地面积99.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有普通高等教育、国有民营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有5个学科门类,12个本科专业;5个联合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医疗专科;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研究中心。下设17个二级教学单位,116个教研室、56个教学实验室;有3所直属综合性附属医院,122个教学和实践基地。
校徽简介
1、以正反两个汉字“辽”组成,寓意学院地处辽宁。2、校徽中色带、蛇型及蓝白色带变化成辽宁医学院的英文
3、图形中央双蛇盘杖象征医学和健康,双蛇缠绕组成DNA双螺旋结构,表明学院是一所以生命科学为主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4、蛇型与蛇杖的圆点构成奋发向上的人形,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5、由蓝、白、红三色组成,蓝色象征科学;白色象征圣洁;红色象征生机和活力。
历史沿革
1946年辽吉军区卫生学校创建
1947年辽吉军区卫生学校升格辽北医学院
1948年辽北医学院更名为辽北军区卫生学校
1949年辽北军区卫生学校更名为辽西省卫生干部学校
1952年辽西省卫生干部学校更名为辽西省医士学校
1954年辽西省医士学校更名为辽宁省锦州卫生学校
1958年辽宁省锦州卫生学校升格为锦州医学院
2001年锦州畜牧兽医学校并入锦州医学院
1978年锦州农学院(原锦州畜牧兽医学校部分)改建为锦州畜牧兽医学校
2004年锦州铁路中心医院、锦州大虎山铁路医院并入锦州医学院
2006年锦州医学院更名为辽宁医学院
办学条件
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61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09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72人,硕士学位896人;具有高级职称241人,副高级职称481人
学院藏书116万册,电子图书45万册,设有美国MEDLINE和CBMdisc两种计算机光盘检索系统,拥有美国ASP、BSP等中外全文期刊数据库,设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学院教学科研和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590万元。现代化教学手段正逐步完善,拥有电子显微镜、细胞阳离子测定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核磁共振、大型X光数字血管造影机、电子直线加速器、眼底检测仪等多种大型教学科研医疗设备。
学术成果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加速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主办《辽宁医学院学报(医学版)》和《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两种学术期刊。自行研制了两种国家级四类生化新药“奥德金”和“邦亭”,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实现产学研结合。另行研制的“妇康栓”系列用药,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行销全国。
学院注重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邀请国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来院任教和讲学,先后派出百余名教师赴20几个国家和地区做高级访问学者和进修学习。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现有来自印度、日本、韩国、尼日利亚等外国留学生124余名。
学院校区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辽宁省首批“文明校园”、“花园式学校”,荣获了国家、省、市多种荣誉称号。目前,她正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崭新姿态昂首阔步!
机构设置
党群部门
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统战部、纪委监察处、机关工委、工会、学生工作部、团委。
行政机构
人事处、教务处、教学监督评价处、科技处、产业处、计划财务处、保卫处、审计处、招生就业处、资产管理处、后勤基建管理处、离退休工作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国际交流处。
教辅机构
计算机网络中心、校报编辑部、校史馆、图书馆、医学教育研究所、科学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中国医师能力评价编辑部、学报编辑部、新药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人畜共患疾病研究所动物医院。
学院部系
研究生院、基础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含原动物医学院和原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口腔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体育部、外语教研部、国际教育学院、医疗学院。
校区设置
主校区,也称校本部(地址: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设置有研究生院、基础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以及口腔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西校区,也称牧院、牧校(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人民街5段48号)设置有畜牧兽医学院(含原动物医学院和原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三本校区,即医疗学院(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南庄里12号)。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院长、党委副书记刘学政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玉宽
副院长秦书俭王中彬丁维光
副院级调研员王志
院长助理刘剑华。
附属医院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暨辽宁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
药学院;
公共卫生管理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畜牧兽医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第三临床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重点学科介绍
辽宁医学院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是辽宁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医学人类学、骨组织工程学、神经生物学和肾脏发生发育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本学科有教授9人、副教授5人、讲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17人。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2003年以来共招收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70人,授予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26人。有6人10余次赴美国、加拿大、奥地利、丹麦、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先进实验室进修、攻读博士及做访问学者,并归国工作。本学科下设人类学、骨组织创伤与修复、视网膜病变机制与基因治疗、肾脏生物学四个研究室。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2个实验室。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6项,科研经费263万元。通过对人的生物学差异的研究,对维护、促进人类健康、探讨人的起源及其进化具有重大意义;骨组织工程学通过对骨折愈合机制的研究,开发移植骨材料,对解决临床移植骨材料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神经生物学通过对糖网病的发病机制和基因治疗方法的研究,对于对防盲、治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肾脏发生发育通过对研究结果对肾脏发生学的基础理论创新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肾脏疾病,尤其是畸形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改善人们健康行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及指导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辽宁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队伍
队伍概况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大人才引进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搭建优秀人才引进、培养平台,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科研与创新能力较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
我院现有教师592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教授、副教授占全体教师的4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55.6%;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9%;具有外校学习经历的教师达到76.0%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席焕久、刘学政、任甫、李红玉、刘仁光、罗俊生、孙耀、李泽山、许光涛、孙德玉、关绍卿、邓博夫、邵葆蓉、敖拉哈、孙连玉、王鲁男、王伟。
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刘学政、王雪峰。
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王洪新、肖建英、于洪儒、王爱梅、梅晰凡、吴涛、任甫、张宏、高书杰、刘畅、董杰、于金玲、张蕾、张洪江、张荣明、刘霞、罗俊生、翟桂兰、崔颖、雷振、张琦、张晓妍、李红、李垚、李尘远、鄂义峰、王伟。
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层次
王洪新、刘丹平、刘学政、任甫、罗俊生、王伟、秦书俭、卢智泉、陶贵周、蔡久英、江珊、李红玉、司忠义、王爱梅、梅晰凡、于鸿儒。
辽宁医学院校内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王爱梅、王迪、李东辉、翟效月、周盾、张英杰、柴文戍、李兵、毕旭东、张慧、吴涛、孟杰、刘孝刚、周铁忠、史丽华、靳胜福、徐长顺、李敬双、王玉田、吴健。
锦州市学术和技术领军人
王伟、刘仁光、刘学政、李红玉、席焕久。
锦州市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穆长征、肖建英。
锦州市市级后备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刘义、刘孝刚、刘畅、张英杰、霍博雅。
锦州市基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李新、曲祖乙、王玉田、李红、丁洪涛、佟明、王高频、王宏伟、徐兆龙、李静、周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