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正高26名,副高47名,博导10名,硕导60余名;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8名、在读博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浙江省特聘教授1名、宁波市“甬江学者”1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2人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
学科建设
学院现拥有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及宁波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等一系列高层次学科平台,平台专用实验室面积达5500平方米,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000余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300多台(套)。拥有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浙江省重点学科B——水产养殖,第二批校优势特色学科——海洋生物技术、水产品安全与质量全程控制。
专业建设
学院由当时的3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点发展成为现有的“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师范和非师范)、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食品质量与安全”等8个本科专业、1个生物技术(专升本)专业、1个“水产养殖”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水产”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渔业资源、水产养殖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海洋生物学、食品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技术推广、食品工程”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还拥有“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省、市、校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水产养殖专业获批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
科研能力
学院依托东海发达的海洋产业,在水产养殖和海洋生物学科建设方面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学院每年新批项目、科研经费、论文专著数量稳步提升,并位于学校前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省级科技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厅市级奖37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省、市、横向课题等各类资助课题300多项;科研项目经费5400多万元;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2项、授权国家专利36项;发表学术论文1370篇,其中SCI,EI等检索论文81篇;出版著作及教材42本;转让或被采用科研成果18项,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年。
地方服务
学院紧密围绕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20多项科研成果得到产业化应用。从2003起承办了宁波市“优秀农民进高校高级研修班”、“农产品流通经纪人班”、“食品安全管理员班”等,为地方培养了近2000名优秀农民及食品管理员,在《中国教育报》、《钱江晚报》、《宁波日报》作过相关报道。从2004年起与宁波CQC合作,组织培训ISO9001、ISO22000、HACCP等内审员,累计培训超1000余人。2005年起,积极参与宁波市科技局与宁波大学联合开展的“百名教授、博士下企业活动”,连续5年共参与80余人次,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10亿。2006年起,每年下派1-2名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下贫困地区进行科技指导,为当地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2008年,学院组织2个浙江省级科技服务团队、4个宁波市级科技服务团队,赴10个乡镇实施科技护贫。2009年学院联合宁波市劳动局培训中心开展公共营养师培训项目,为广大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产生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院领导
姓名 | 职务 | 分工 | 备注 |
丁德文 | 院长 | 领导学院发展战略,指导学院学科发展,扩大学院对外影响。 | |
严小军 | 执行院长 | 全面主持学院工作,分管人事、财物工作。 | |
王春琳 | 书记、副院长 | 主持党委日常工作;副院长,分管学科建设等工作。 | |
李和生 | 副院长 | 分管本科教学管理、本科实验室和教学建设、招生等工作。 | |
潘道东 | 副院长 | 分管学科基地建设、科研项目和成果管理、技术推广、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学位点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等工作。 | |
尹萍 | 副院长 | 分管行政、创安、地方服务等工作。 | |
屠春飞 | 副书记 | 学生党务工作、学生思政、学生管理、招生宣传等工作 |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介绍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按学院招生,本科阶段采用“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学生入学后专业学习的具体情况为:第一学年不分专业,主要学习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学年按“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分别分至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师范和非师范方向)、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等六个专业学习;第三学年阶段进行专业方向选择,转入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第四学年完成毕业论文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生物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主要在生物、制药、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商检等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化分离技术、工业微生物学、发酵设备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主要在生物、制药、环保、食品、卫生、教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商检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设备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主要去生物制品、环保、卫生防疫、食检、商检、研究所、生物类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为食品工业或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商检等单位培养从事生产技术、工艺设计、研究、教学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果蔬加工工艺学(食品加工模块)或水产食品原料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模块)或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安全质量模块)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主要在质检、卫检、商检、卫生防疫、外贸、食品类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工作。该学科为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水产养殖学专业
培养目标:运用生物科学、化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以水产经济动植物为研究对象,培养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的应用、开发、经营管理及研究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该专业为浙江省唯一的水产养殖学科专业,也是浙江省水产学科的唯一设有硕士点的单位。现为省优秀重点扶持A类学科,下设“水产动物苗种繁育”、“藻类生物技术与饵料生物培养”“水产动物植物病害防治”、“水生生物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四个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鱼类学、水化学、普通生态学、水生生物学、遗传与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海藻与海藻栽培学、贝类与贝类养殖学和甲壳动物与甲壳动物养殖学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主要从事水产经济动物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等相关工作,主要在水产局、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卫生防疫、外贸、科研、教学等部门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
培养目标: 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增殖、环境检测与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应用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
主要课程: 鱼类学、水生生物学、环境学、资源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评估与管理、普通生态学、海洋学、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生物统计、保护生物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环境生物技术概论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主要从事与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相关工作,主要在海洋管理与检测部门、环境监测部门、海洋水产研究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卫生防疫、外贸、科研和教学等部门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