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清朝光绪31年),初名复旦公学,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复旦大学”;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一起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2000年,该校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该校现任校长为杨玉良院士,党委书记为朱之文。
复旦大学该校是由中央直属管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免书记校长的副部级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建设的名牌大学,是中国“六五”、“七五”、“八五”计划重点建设名牌大学 、也是被纳入国家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的重要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21世纪国际大学联盟的成员;综合实力在亚洲名列前茅,在全球也享有较高声誉。
该校设有直属院(系)30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该校设立学科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医学10大学科门类,拥有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9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软件工程、集成电路3个国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共有300余个科研机构,包含150余个跨学科研究中心。
据学校官网介绍,2013年,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1.41万人,研究生1.48万人,其中含学历留学生近3000人。学校有教职工5800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9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0人。学校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有各类科研机构近3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8个及若干个工程中心,5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7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13年10月12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首届国际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
复旦概览
本专科生人数 | 14 100人 |
研究生人数 | 14,800人 |
学位留学生人数 | 3,000人 |
专任教师人数 | 2,700人 |
教职员工人数 | 5,800人 |
高级职称教师人数 | 1,800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人数 | 36人(含双聘)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 105人 |
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 43个 |
附属医院 | 11个 |
校图书馆藏书数 | 5,190,000册 |
校园占地面积 | 2,443,200m2 |
校舍建筑面积 | 1,492,300m2 |
本科专业 | 70个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35个 |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 | 154个 |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 | 243个 |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数 | 11个 |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数 | 19个 |
历史沿革
1905-1911年
1905年,复旦大学创建,原名复旦公学,于公元1905年中秋节正式开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复旦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军;加上经费停发,学校本土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
1912年~1916年,共培养大学预科毕业生十五人,中学毕业生一百五十人。其中著名的有张志让、孙越崎等人。
1917年,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首任校长李登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
1929年,复旦大学进行系科改组,增设新闻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其时全校共有17个系,分属文、理、法、商四个学院。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1937年,复旦大学发展为具有文、理、法、商四学院,十六系科的大学。还附设有中学、实验中学各一所,义务小学二所。复旦大学已成为中国东南的重要学府。
1938年秋,复旦渝校陆续增设史地系、数理系、统计系、农垦专修科、园艺系、农场、茶叶组、农艺系等。
1940年秋,复旦渝校建立农学院。
1941年,改为“国立复旦大学”。
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
1949年,学校设立文、 理、法、商、农五院20多个系(科)。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
1950年,复旦大学的海洋系并入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的文、法、商三院,同济大学的文、法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国立英士大学的部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
1952年秋,复旦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调出,分别成立了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和沈阳农学院(即沈阳农业大学);而华东地区的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上海学院、中华工商高等专科学校、中国新闻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的文、理科有关院系并入复旦大学,在解放初期享有“东南第一学府”的美誉。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复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管理科学在内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1995年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江泽民主席为复旦题词: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
2000年4月27日,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强强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复旦大学的学科结构,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百年校庆,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贺信中称复旦大学是“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校庆大会并致词。国家邮政总局发行复旦百年校庆纪念邮票,这是继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后中国第二次为一所大学百年校庆发行邮票。2006年,“复旦”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2007年,“复旦”商标(包括“复旦”二字和图形标识)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教育类),复旦因此成为继清华之后,中国第二所获此殊荣的高校。东京大学只接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并由该大学校长推荐的学生到本校就读大学院硕士课程及专业学位课程,给予ADK中国育英基金奖学金,主要目的在于协助培养中国各个领域的下一代领导人材。
校园环境
校园格局:学校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根据复旦大学校园网资料显示:校园面积共有244.32万平方米,合约3700余亩。其中,邯郸校区土地合1500余亩,枫林校区土地192123平方米,合288亩,张江校区228176平方米,合约350亩,江湾校区规划面积1600余亩,学生均占地面积7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
邯郸校区:通称“本部”,是复旦主要的校区,是大部分院系的所在地,其正门位于邯郸路220号,近五角场,占地922297平方米,合1383亩,所有大一新生都将进入位于邯郸校区的四大书院进行为其一年的通识教育的学习。
参见“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占地192123平方米,合288亩,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所在地,包括除药学院外的医学学院。
张江校区:坐落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825号,占地228176平方米,合342亩,位于张衡路825号,是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以及药学院的所在地。
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一角江湾校区:位于杨浦区西北角浦区淞沪路2005号,新江湾城的西北部,校区距江湾城市副中心约1.5公里,距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约3.5公里,一期工程将建设面积共92970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安排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其中,本科生3000人,研究生4000人,留学生3000人,现为法学院所在地。
博物馆:坐落于环境幽雅的校园西区大草坪附近,馆舍坐西朝东,为一栋上下两层的复旦大学早起建筑,面积约一千六百平方,在国家文物局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文博学院拨专款对该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改建和内装修,并着手添置设备,配备业务人员,于1992年元旦正式开馆。
文科楼: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规划在邯郸路以南,学校中轴线上,建立文科楼。1987年末建成后,中文、外文、历史、哲学、新闻等文科院系陆续从登辉环路周围的解放前建筑群搬入崭新的13层文科大楼,电教中心(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艺教中心等部门也陆续迁入。
第三教学楼:1980年,耗资110万元,拥有13间大电化教室的的第三教学楼竣工。3108这个名字,在复旦有着特殊的意义,洁净的水泥地面和其他的教室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从1985年“哲学六君子”的演讲到1993年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的“中国绝唱”,3108一直是复旦最高规格论坛的代名词。
光华楼:2005年5月27日,光华楼落成典礼举行,此后,从文科楼搬进光华楼的文史哲等院系的很多老师在工作条件上得到了一次飞跃,拥有了自己的单间办公室,而西辅楼则无疑是所有教学楼中设施条件最好的一栋,增加了无线网络覆盖的光华楼大草坪也已经逐渐取代了当年相辉堂草坪的地位,成为复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书馆:由校本部文科馆、理科馆、枫林校区医科馆、张江校区图书馆、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56066平方米(2006年12月统计),另有35个院系和研究中心的资料室,总面积7850平方米。全校图书馆总面积合计63916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70余万册,含各院系资料室藏书112万册。馆藏文献中包括线装古籍40万册(含善本8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外国教材2.8万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期刊6753种,订购报纸476份,硬件环境中国一流。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复旦大学党委领导名单 | |||
---|---|---|---|
党委书记 | 朱之文 | ||
党委副书记 | 陈立民,刘建中,王小林 | ||
校长 | 杨玉良 | ||
常务副校长 | 陈晓漫 | ||
副校长 | 蔡达峰,桂永浩,许,征,金,力,冯晓源,陆,昉,林尚立 |
历任领导
名字 | 解放前(任期) | 名字 |
---|---|---|
校长,马相伯 | (1905~1906)(1910~1912) | 张志让 |
校长,严复 | (1906~1907) | 陈望道 |
监督,夏敬观 | (1907~1909) | 苏步青 |
监督高凤谦 | (1909~1910) | 谢希德 |
校长李登辉 | (,1913~1936,7) | 华中一 |
代理校长,唐路园 | (1918~1919) | 杨福家 |
代理校长,郭任远 | (1924,7~1925,3) | 王生洪 |
代理校长钱新之 | (1936,8~1940,5) | 杨玉良 |
校长,吴南轩 | (1940,5~1943,2) | ------- |
校长,章益 | (1943,2~1949,7) | ------- |
办学条件
该校设立了28个下属学院(系):
复旦大学下属院系 | |||
---|---|---|---|
复旦学院(本科生院)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科管理机构) |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 |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复旦大学法学院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复旦大学国家保密学院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
复旦大学化学系 |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 |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复旦大学药学院 |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直属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 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 |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 | 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
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 | 复旦大学专用材料与装备技术研究院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师资力量
教师概况
根据复旦大学校园网资料显示: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2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50余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其中双聘院士13人,博士生导师近660余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3人、特聘教授10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
优秀教授
称号 | 部分优秀教师名单 |
---|---|
文科杰出教授 | 陆谷孙,章培恒,裘锡圭 |
文科特聘资深教授 | 姜义华,刘放桐,童兵,王水照,周振鹤,朱维铮 |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 马红,魏庆义,冯建峰,谷迅,沈健,沈文辉,王城,张颖 |
973首席科学家 | 丁建东,董竞成,贺林,蒋新国,金力,金晓峰,金亚秋,马兰,汤其王明贵,吴晓晖,杨雄里,杨玉良,杨芃原,于文强,朱剑虹,朱依谆,资剑 |
教学建设
留学生教育
外国留学生教育是复旦大学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复旦是新中国后最早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之一。2003年,复旦首先在全国高校成立留学生处,举全校做留学生工作,首先在全国高校中推行外国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建立了与世界接轨又符合中国发展国情的留学生教育体制。
复旦大学复旦的在校留学生规模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一。当前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约在7000人次,来自120个国家或地区。其中,42%是学历生,约3000人,其余为各类进修生、交流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超过1000人,本科生超过1900人,占学生总数的14.8%。全校共有15个全英语授课硕士项目,如中国政治与外交、中国经济等;本科层面则有全英语授课的临床医学。学校建立了适合海外学生修读的全外语课程体系,包括四大模块,开设的全外语本科课程超过180门次。
复旦大学非常重视留学生教育的质量,正在着力提高学历生的比例,增大研究生的比重。学校还不断推进本科外国留学生招生改革,采用笔试加面试录取的招生办法,使留学生群体的素质水平显著提升。2008年,学校设立了“复旦大学21世纪海外优秀学生本科留学项目”,与六个国家的若干所著名中学合作,设立奖学金,定向吸引优秀高中生来校留学。已经超过15%的在校留学生可以拿到中国政府设立的各类奖学金。
外国留学生已经成为复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各类学习、实践和社团活动,正式注册的留学生社团有19个。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校友会在海外校友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就业发展
该校大学2007级2971位本科毕业更多地选择继续深造与追求国际化发展道路。(2007级)全校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达59%(2006年58%),其中出国留学比例也继续攀升(达到26%,上升2%),留学的高校几乎覆盖了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全球前50位名校。就业方面,该校本科毕业生炙手可热,人均获得用人单位需求意向为8.9个,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所谓的热门行业、世界500强企业、国家机关、战略高新科技产业,即金融/IT/生物医药/经贸/银行/证券/期货/投资/保险和会计/法律/咨询/新材料/航空航天等行业,达到50%。其中非经管类专业中有42%的毕业生去向为所谓的热门行业。统计表明,该校学子在就业过程中不存在专业属性之间的显著差异,专业“热门”与否并不重要,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复苏期,该校学子无论什么专业都能自主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选择。该校本科阶段实施的通识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博雅素质和精英专业特征,以及在就业竞争中的名校优势。
学生社团
1979年“文革”后复旦第一个学生社团——书画协会成立。现校内本科生学生社团分学术、实践、体育、艺术等四大类,总数125个,其中学术类社团28个、实践类社团43个、体育类社团41个、艺术类社团29个。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复旦大学现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理工科有3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00名。根据2007年资料显示:该校共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8项、863课题6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8项。
“十五”期间,该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单位)、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还获得授权专利436项,发表国际论文6656篇(含SCIE、EI和ISTP),其中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Cell等杂志上发表了9篇论文。
复旦大学地图该校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工程、生物技术、有机纳米材料和催化剂研究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非线性数学、先进材料、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
根据2009年资料显示:该校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在历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该校的获奖等级和总数都领先,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英汉大词典》、《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特等奖;有5项成果获2000年首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其中由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获一等奖,是上海地区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在2003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的评比中,该校有5部著作荣获一等奖,获一等奖著作数排名全国第一。2004年该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2项,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奖12项,蒋学模、刘放桐获得首次设立的学术贡献奖;在2004年上海市的社科评奖中,该校获奖总数占全市的32%。2004年该校又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8项,获奖总数大幅度提高并首次位列上海高校第一。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该校分别有20、28、23个项目立项,立项数连续数年位列上海高校第一。该校还多次获得中国图书一等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特等奖等奖项;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数均跃升全国第一。
该校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研究资源
科研机构
该校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8个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该校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上海数学中心、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306个各类研究机构,有聚合物与分子工程、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表面物理、遗传工程、医学神经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研究机构40个。
学术资源
截至2007年, 该校已经创建多种学术刊物,主要包含文科,理科,以及医科类。
文科类学术刊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教育论坛》, 《当代修辞学》, 《研究与发展管理》, 《世界经济文汇》, 《世界经济情况》, 《新闻大学》。
理科类学术刊物:《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数学年刊A辑。
医科类学术刊物:《复旦学报》(医学版),《中国临床医学》, 《中国癌症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微生物与感染》,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两院院士
详细名单如下:(2011年12月09日资料)
类别 | 院士名单 |
---|---|
全职科学院院士(15人) | 胡和生(数学)李大潜(数学)洪家兴(数学),杨福家(物理)王,迅(物理)陶瑞宝(物理)郝柏林(物理)吴浩青(化学),杨玉良(化学)江,明(化学)赵东元(化学)杨雄里(生物)沈自尹(医学)王正敏(医学) |
全职工程院院士(6人) | 陈灏珠(医学)顾玉东(医学)汤钊猷(医学)闻玉梅(医学)周良辅(医学)王威琪(生医) |
双聘科学院院士(12人) | 安芷生(环境)陈凯先(药学)干福熹(信息)何积丰(信息)贺福初(生物)贺,林(生物),黄春辉(化学)林国强(化学)陆汝钤(信息),彭实戈(数学)沈学础(物理),赵国屏(生物) |
双聘工程院院士(3人) | 范滇元,(信息),胡思,得(物理),陆道培,(医学) |
已故全职院士(12人) | 苏步青(数学)陈建功(数学)谢希德(物理)卢鹤绂(物理)周同庆(物理)顾翼东(化学)邓景发(化学)谈家桢(生物),陈望道(社科)谭其骧(社科)黄家驷(医学)陈中伟(医学)谷超豪(数学) |
该校毕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排全国第二名(超过清华大学),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总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学术交流
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法国总统德斯坦、荷兰首相吕贝尔斯、以色列总理拉宾、挪威首相布伦特兰、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比利时首相迈斯塔特、印度副总理纳拉亚南、阿塞拜疆国民议会主席阿列斯克罗夫、韩国前总统金大中以及美国微软公司前总裁比尔· 盖茨等相继访问了该校。
该校积极参与各类重要国际大学组织,继1998年成功举办东亚研究型大学年会之后,2000年成功举办21世纪大学校长协会第4次年会,2001年又成功举办了“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第5次年会。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该校主办了相当多的学术会议, 2002年学校主办了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会议、国际合成金属会议和第七届世界对外汉语教学会议等高规格、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60场次。
该校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合作交流关系,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巴黎高科、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该校校董会热心学校工作,该校每年都得到国内、外校董及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
文化传统
校名
学校校徽“复旦”校名,由复旦先贤于右任先生提出,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复旦”二字,其一取旦旦努力,振兴中华之深义;二取“复我震旦”,反鞑爱国之意志;三取光辉绚烂,自强不息之意。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校歌
该校大学校歌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创作于1925年: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校花
白玉兰,1913年3月,春寒料峭,复旦公学从吴淞迁入上海西区徐家汇的李公祠。庭院中有数株白玉兰树,师生誉之为“花中君子”,以她为校花。1947年李登辉正式提议白玉兰为复旦校花。1986年,白玉兰被上海市民选为市花。
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
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教学原则:通才教育,按类教学
教学理念: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
复旦精神: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学术社团
1979年,“文革”后该校成立了第一个学生社团——书画协会。根据复旦大学校园网显示:该校设已有191个学生社团,其中邯郸校区156个,枫林校区30个,张江校区5个,社团分18个类别,由该校大学学生会社团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进行统一服务管理。
校友会
截至2012年,该校创办已百余年,培养了近27万各类高素质人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伴随着该校百年变迁,校友会在各个历史阶段都为该校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校(包括原上海医科大学)在海内外各地共有校友会84个,其中国内校友会64个,海外和港台地区校友会20个,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旦校友联络网。
留学教育[1]
外国留学生招生
复旦的留学生项目种类比较丰富,有学历项目(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有进修生(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研究学者、团体短期进修),有语言进修生(语言进修生、寒暑假汉语班、汉语插班生)。详请登录外国留学生工作处网站查询,并可网上申请。
复旦暑期国际课程项目
复旦暑期国际课程项目,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四周的课程学习和文化体验。学生有机会认识中国、体验上海并成为复旦社区的一员。中外学生可借此机会深入交流。这个项目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多元文化,建立全球视野,结识来自全球的伙伴。2014年,本项目将提供19门专业课程、三个级别的中文课程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参访活动。专业课程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社会与政治、中国经济与管理、跨国跨文化研究四大模块。
前景使命
复旦是上海的复旦。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复旦见证了上海的沧桑与辉煌,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复旦因上海而卓越,上海因复旦而骄傲。新世纪的复旦大学,将积极推进“融入上海、服务上海”的战略,带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经济升级和科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事业的协调发展,打造高新人才高地和创新团队,成为上海思想的灯塔、智慧的港湾、科研的重镇、创新的乐土。复旦是上海的名片。
复旦大学 复旦是中国的复旦。复旦作为第一所由中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大学,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的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复旦百年,深深卷入到中国这一百年曲折坎坷、遇挫愈坚的历史潮流之中,复旦的历史、科学、人文精神,与民族的兴衰、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复旦一贯坚持以有利于民族平等和社会进步为指针,历经百年,无怨无悔,总是以最大的热诚和坚毅建设民族文化、投身社会变革。一百多年来,她已经为祖国培养了20多万名人才;她依然要以自己的教学、科研和思想创造辐射全国,奉献全国人民,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神圣使命。
复旦是世界的复旦。开放融合、汇通中外是复旦大学建校以来就一直拥有的特色。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复旦大学有责任在吸收国际科研技术最新成果和顶尖人才的同时,创新前沿科技,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创造性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跻身世界舞台而身体力行、不懈努力。在创造性地发展中华文明的同时,为世界文明创新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拥有阳光,复旦更加灿烂辉煌!在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重点投资下,复旦这所百年名校正力争建设成为一所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为人类文明进步,不断探索教育、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历史上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中国学术和教育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2005年复旦大学迎来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 邦 国出席百年校庆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复旦大学第二个一百年开始之际,学校制定了《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导,以增强综合实力为主线,以争取重大突破为方向,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
知名校友
著名学者
人文学科 | 叶楚伧 | 著名的南社诗人 | 郭绍虞 | 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 |
熊十力 | 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 | 朱东润 | 古代文学及各体文学专家 | |
刘大杰 | 著名文史学家,作家 | 赵景深 | 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 | |
刘大白 |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 洪深 | 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 | |
胡风 | 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负责人 | 老舍 | 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 |
龙榆生 | 词学,大师 | 梁实秋 |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 |
胡裕树 | 语言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 裘锡圭 | 全国政协委员,古文字,学家 | |
蒋孔阳 | 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 王元化 | 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 | |
王蘧常 | 哲学史,家,历史学家 | 章培恒 |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 |
杨剑桥 |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 王安忆 | 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 | |
哲学 | 胡曲园 |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 严北溟 | 中国哲学史专家 |
全增嘏 | 复旦大学西方哲学学科的奠基 | 王蘧常 | 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 | |
新闻学 | 萧乾 | 世界闻名的记者 | 陈望道 | 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 |
王中 | 中央美院雕塑师 | 丁淦林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席教授 | |
童兵 | 新闻,传播学,评议组召集人 | 李良荣 | 复旦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 | |
刘海贵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 黄旦 | 教育部新闻学科组召集人 | |
数学 | 陈建功 | 著名数学教育家 | 洪家兴 | 偏微分方程专家 |
苏步青 | 国际著名的数学家 | 胡和生 | 中国著名女数学家 | |
杨武之 | 国际著名的数学家 | 李大潜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
谷超豪 | 国际著名的数学家 | 陈恕行 | 偏著名微分方程专家 | |
历史学 | 顾颉刚 | 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 蔡尚思 | 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 |
谭其骧 | 中国历史地理专家 | 杨宽 | 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 | |
周谷城 |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 田汝康 | 著名历史学专家 | |
吕思勉 | 著名史学家 | 金冲及 | 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研究专家 | |
胡厚宣 | 甲骨,学家,史学家 | 朱维铮 | 中国,经学,史专家 | |
周予同 | 国经学史著名专家 | 葛剑雄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 |
外国语 | 梁宗岱 | 诗人,学者 | 葛传槼 | 中国研究英语惯用法的先驱 |
孙大雨 | 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 许国璋 | 中国语言学家 | |
陆谷孙 | 《英汉大辞典》主编 | |||
物理学 | 王福山 | 物理学家教育家 | 周同庆 |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 |
卢鹤绂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谢希德 | 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 | |
杨福家 |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 | |||
化学 | 顾翼东 | 化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 | 邓景发 | 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
吴征铠 | 著名物理化学家 | 杨玉良 | 国际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 |
吴浩青 | 杰出物理化学家 | |||
生物学 | 谈家桢 | 国际著名,遗传学,家 | 吴定良 | 中国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 |
杨雄里 | 中科院院士 | |||
医学 | 张鋆 | 中国解剖家,医学教育家 | 齐登科 | 著名解剖学专家 |
汤飞凡 | 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 | 林飞卿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授 | |
张沅昌 | 精神病学及神经病理学专家 | 谷镜汧 | 著名病理学家 | |
冯德培 | 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 | 徐丰彦 | 著名生理学家 | |
经济,法律,政治学 | 马寅初 | 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 | 王宠惠 | 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 |
朱益栋 | 内科学,教授 | 王沪宁 | 中央政治局委员 | |
郁义鸿 | 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 芮明杰 | 产业经济专业教授 | |
骆品亮 | 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 殷醒民 | 产业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专家 | |
林尚立 | 著名政治学理论专家 | |||
信息技术学 | 吴立德 | 著名数据库专家 | 王威琪 | 上海发明协会副会长 |
施伯乐 | 著名数据库专家 | 金亚秋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臧斌宇 | 著名软件工程专家 | 陆汝钤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汪源源 | 著名电子学专家 | 王晓阳 | 著名计算机专家 |
杰出校友
复旦培育了一大批遍及海内外,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在国际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
美国对其本土大学中外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者(1999-2003)的本科毕业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校大学毕业生获得美国学位的有626人,排全球前7位。
具体杰出校友如下:
学术泰斗 | 周谷城 |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 陈望道 | 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 |
颜福庆 | 我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 | 苏步青 | 中国杰出的数学家 | |
谭其骧 | 中国历史地理专家 | 周予同 | 中国著名经学史专家 | |
胡曲园 |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 朱东润 |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拓荒者 | |
严北溟 | 中国哲学史专家 | 张世禄 | 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 |
卢鹤绂 | 中国核能专家 | 伍蠡甫 | 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 | |
沈克非 | 外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 石美鑫 | 我国著名医学家 | |
苏德隆 | 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学家 | 陈寅恪 | 近代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 |
科学大家 | 谈家桢 | 国际著名遗传学家 | 吴浩青 | 杰出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
谷超豪 | 杰出数学家,教育家 | 胡和生 | 中科院资深院士 | |
陈中伟 | 骨科专家,中科院院士 | 杨雄里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汤钊猷 | 著名肿瘤外科专家 | 顾玉东 | 显微外科专家 | |
李大潜 | 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 | 陈灏珠 | 心血管病,有创性奠基人之一 | |
沈自尹 |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 | 闻玉梅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王威琪 |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会委员 | 陆谷孙 | 我国杰出翻译家 | |
国家栋梁 | 于右任 | 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 邵力子 | 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
王家瑞 | 全国政协副主席 | 张志让 | 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 | |
李岚清 | 国务院副总理 | 李源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
韩启德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 桑国卫 | 农工党总书记 | |
陈至立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左焕琛 |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 |
王沪宁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江绵恒 | 中科院副院长 |
历届精英
1901-1910 | 邵力子 | 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 陈寅恪 | 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
于右任 | 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 胡敦复 | 中国数学会早期的组织者 | |
竺可桢 | 当代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 郑桐荪 | 著名数学家 | |
1911-1920 | 罗家伦 |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 张志让 | 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 |
孙越崎 | 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 徐悲鸿 | 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 |
1921-1930 | 陈维稷 |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 胡寄南 | 著名心理学家 |
童第周 | 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 | 冯德培 | 中科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 | |
严幼韵 | 著名,外交官 | 夏征农 |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 |
陈瑛 |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 马彦祥 | 中国戏剧导演,戏剧活动家 | |
1931-1940 | 王铁崖 | 中国当代国际法学家 | 靳以 | 现代著名作家 |
钱悳 | 著名传染病学专家 | 杨国亮 | 著名皮肤病学家 | |
邹荻帆 | 当代诗人和翻译家 | ---------- | --------------- | |
1941-1950 | 包蕾 | 现代剧作家,童话作家 | 李达三 | 著名华人企业家 |
袁,木 | 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 陈曾焘 | 著名华人企业家 | |
俞瑾 | 国家级名老中医 | ---------- | --------------- | |
1951-1960 | 洪绂曾 | 中国农业科学家 | 李岚清 | 杰出政治家,艺术家 |
吴敬琏 | 著名经济学家 | 唐家璇 | 著名外交官 | |
方守贤 | 中科院院士,加速器物理学家 | 王启明 | 中科院院士 | |
胡思得 | 核武器工程专家 | 杨福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1961-1970 | 洪昭光 | 著名心血管专家 | 左焕琛 | 中国农工民主党十三届中央副主席 |
陆谷孙 | 著名翻译学家,《英汉大辞典》主编 | 周瑞金 |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 |
张文康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 陈至立 | 全国妇联主席 | |
龚学平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陈凯先 | 中国新医药博士联谊会理事长 | |
朱祖良 | 全国政协常委 | 韩启德 | 中国科协主席 | |
1971-1980 | 赵化勇 | 中央电视台,台长 | 李东生 | 公安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 |
戴玉庆 | 广州日报社社长 | 江绵恒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
卢新华 | 当代作家和画家 | 章晟曼 | 世界银行副行长 | |
周韶宁 | UT斯达康公司总裁 | 曹景行 |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 | |
徐子望 | 高盛集团(亚洲)区董事总经理 | 季卫东 | 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 | |
张之皓 | 花期银行商业银行部总经理 | 孙明春 | 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 |
哈继铭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蔡洪平 | 中国民营海外上市之父 | |
邱致中 | 巴克莱,资本亚太区副主席 | 孟晓犁 |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首位华人院长 | |
1981-1990 | 朱民 | IMF全球副总裁 | 瞿秋平 | 上海银行总行行长 |
张耀麟 | 中国平安银行副行长 | 王沪宁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
范剑青 | 著名数学家 | 梁晓声 | 当代著名作家 | |
江绵恒 | 中科院副院长 | 卢新华 | 著名作家 | |
张胜友 | 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 | 程天权 |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 |
邵平 | 中国平安银行行长 | 谢遐龄 | 中国哲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 | |
方永刚 | 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 | 王子杰 | 久游网,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 |
闵昊 | 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郭广昌 | 复星集团董事长 | |
曹国伟 | 新浪董事长 | 丁磊 |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 |
李若山 | 复旦金融期货研究所所长 | 虹影 | 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 | |
唐海松 | 亿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梁建章 | 携程网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 |
荣海 | 西安,海星,集团总裁 | 陆奇 | 微软在线服务集团总裁 | |
1991-2000 | 朱敬 | 盛大在线首席技术官 | 丁国荣 |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 |
陈天桥 |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卢志强 |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 | |
蒋巨峰 | 原四川省省长 | 郭申元 | 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 | |
秦朔 |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总 | 胡劲军 | 上海市文物局局长 | |
张黎刚 | 爱康网健康科技公司董事长 | 梁信军 | 上海英富信息发展公司董事长 | |
汪群斌 | 上海复星集团总裁 | 王家瑞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 |
蔡敏勇 |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总裁 | 王华庆 | 中国人民银行纪委书记 | |
2001-2010 | 李养民 | 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冯艾 | 云南省宁蒗县,战河乡,中学校长 |
屠海鸣 | 豪都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 金壮龙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 |
徐乐江 | 宝钢集团董事长 | 吉晓辉 | 浦发银行,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 | |
蒋志权 | 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 | 戴柳 | 上海世博集团董事长 |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全球亿万富豪校友排行榜:复旦拥有46位全球亿万富豪校友、21位中国政界英才校友、83位两院院士和60位杰出社会科学家校友,其杰出校友总量在中国高校中数一数二。他们或成为国家栋梁、或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专家,或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中流砥柱。
学术刊物
截至2007年, 该校已经创建多种学术刊物,主要包含文科,理科,以及医科类。
文科类学术刊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教育论坛》, 《修辞学习》, 《研究与发展管理》, 《世界经济文汇》, 《世界经济情况》, 《新闻大学》。
理科类学术刊物:《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数学年刊A辑。
医科类学术刊物:《复旦学报》(医学版),《中国临床医学》, 《中国癌症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微生物与感染》,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发展现状
复旦历程
复旦是上海的复旦: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 造就了复旦。
复旦是中国的复旦:复旦作为由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大学,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的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子彬院,复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复旦是世界的复旦:开放融合、汇通中外是复旦大学建校以来就一直拥有的特色。该校历史上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中国学术和教育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国际交流
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法国总统德斯坦、荷兰首相吕贝尔斯、以色列总理拉宾、挪威首相布伦特兰、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比利时首相迈斯塔特、印度副总理纳拉亚南、阿塞拜疆国民议会主席阿列斯克罗夫、韩国总统金大钟以及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 盖茨等相继访问了该校。
该校积极参与各类重要国际大学组织,继1998年成功举办东亚研究型大学年会之后,2000年成功举办21世纪大学校长协会第4次年会,2001年又成功举办了“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第5次年会。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该校主办了相当多的学术会议, 2002年学校主办了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会议、国际合成金属会议和第七届世界对外汉语教学会议等高规格、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60场次。
该校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合作交流关系,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巴黎高科、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该校校董会热心学校工作,该校每年都得到国内、外校董及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
校办企业
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出“复旦”校办产业群,开辟出一条具有“复旦特色”的产业化之路,拥有:复旦复华、复旦微电子、复旦光华、复旦张江生物医药、复旦天臣、复旦申花、复旦水务、中山医疗、中美集爱等大批龙头企业。复旦现有上市公司3家,其中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2家。如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门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在香港上市的第一个复旦大学品牌的高科技企业,在“亚洲金融”杂志评出的2001年度中国大陆地区最佳企业排行榜上,该公司列为第10位,它的“神威1号”嵌入式32位微处理器的项目获得国家国防科技一等奖。
就业发展
该校大学2007级2971位本科毕业更多地选择继续深造与追求国际化发展道路。(2007级)全校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达59%(2006年58%),其中出国留学比例也继续攀升(达到26%,上升2%),留学的高校几乎覆盖了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全球前50位名校。就业方面,该校本科毕业生炙手可热,人均获得用人单位需求意向为8.9个,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所谓的热门行业、世界500强企业、国家机关、战略高新科技产业,即金融/IT/生物医药/经贸/银行/证券/期货/投资/保险和会计/法律/咨询/新材料/航空航天等行业,达到50%。其中非经管类专业中有42%的毕业生去向为所谓的热门行业。统计表明,该校学子在就业过程中不存在专业属性之间的显著差异,专业“热门”与否并不重要,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复苏期,该校学子无论什么专业都能自主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选择。该校本科阶段实施的通识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博雅素质和精英专业特征,以及在就业竞争中的名校优势 。
教育排名
在2007年11月刊出的《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全球大学排行榜,复旦大学排名为85名,跻身世界百强。在该报告中,有三所中国大陆高校跻身前100名:北京大学排第36位,清华大学位居第40位。这项由国际知名教育咨询机构QS公司进行的全球高等学府排名调查,规模涵盖全球主要的大学。
根据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Symonds)联合进行的2009年世界大学评估的排名,复旦大学在排名世界第103位,在中国大陆所有的大学中仅次于清华大学(第49位)和北京大学(第52位)。在该排行榜的学科单项排名中复旦大学各个学科的世界排名如下:
社会科学--第40名。
人文科学--第61名。
自然科学--第84名。
工程技术学科--第86名。
在该机构的2010年亚洲大学排名当中,复旦大学排第24位。[2]
特色专业
数学科学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海内外具有一定声誉,是“国家教委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不断开阔,灵活并具创造力,在基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是理论性的基础数学通过现代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 所以,对于选择学习该专业的同学,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通信技术都要扎实掌握。至于毕业,大部分学生选择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就业,学生可以在自然领域、科技领域、金融领域、交通领域等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工作,或回归院校从事数学教育或研究。
外文学院
学院的历史悠久,在西方语言上独领风骚。硬件设备齐全,国内领先,软件教学不凡,成绩斐然。借助外语的优势,学院常与国外大学相互交流。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利用话剧的形式,不仅练习了英语,同时也丰富了舞台经验,充分地展现了自我。
翻译专业
作为全国首批获准设立翻译专业的高校,复旦强调的是务实。学生在这里不仅从口译、笔译上由浅至深地学习,还需要扩大知识面,打牢基本功!该专业现只针对英语方向。
生命科学学院
在国内生命科学学院算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本科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此外,这两个专业已成为国家教委“生物学基础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内还设有“211工程”、“958工程”重点学科:遗传学。学院大力鼓励支持科研项目,学术比赛,成绩不错。
学校事件
投毒案
复旦研究生遭室友投毒 据称刚获考博第一名
2013年4月15日22时13分,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该校一医科在读研究生病重入院,寝室饮水机疑遭投毒,警方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存在嫌疑。而据相关知情人事透露,复旦大学通报中所称的病重研究生,不久前曾在耳鼻咽喉科博士录取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23 时47分,新民网记者在位于徐汇区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看到,事发宿舍楼为一栋5、6层高的老式楼房,据称楼里住的多为研究生。尽管夜色已深,但宿舍楼里仍亮着灯,宿管阿姨面对记者的态度显得格外谨慎。然而对于曾发生在这栋楼内的一切,有学生称并不清楚。采访中有学生坦言,由于楼里住的是医学院研究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如果不是复旦大学官方通报此事,到现在也还不知道同住一楼的校友出了事。 [3]
造假门
院士遭学生举报剽窃续 复旦否认人工耳蜗造假
2014年1月,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王正敏被自己学生王宇澄举报存在“论文造假”和“科研剽窃”。其中“科研剽窃”是指王正敏团队在国产人工耳蜗研发时,“克隆”国外“人工耳蜗”样机冒充自主研发。人工耳蜗就是实现换能毛细胞的功能的替代性装置,通过微电子技术,把声音信号有序地转换为电信号传入植入体内的刺激器,接收后通过解码,有序地根据声音信号的强度、频率以及时程把它送入耳蜗,从而产生听觉。 随后,中科院和复旦大学都表示将对该举报进行核实和调查。
2014年1月,复旦大学对正身陷“造假门”舆论漩涡的国产人工耳蜗项目的校内调查已有结论。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学术委员会对人工耳蜗的校内调查日前已有结论,学术专业认定人工耳蜗项目不存在“克隆”或造假,相关调查材料已递交中国科学院。[4]
抄袭门
左校庆涉事标识,右为苹果Touch ID2015年5月,复旦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并发布了宣传片测试版,名网友质疑该校新版形象片《To My Light》涉嫌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Explorer》。随后,复旦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上这个标注为测试版的形象片已被撤下,并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复旦2015校庆宣传片(完整版)。
5月28日,复旦大学正式发布2015校庆宣传片,该片发布次日,也引来网友质疑。网友“松子妹妹”指出,此片涉嫌复制慕尼黑工业大学宣传片《Typisch TUM》的创意。除两部短片被网友质疑外,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的一个标识也被网友指出,与早前发布的苹果Touch ID的图标“神似”。[5]
2015年5月31日,复旦大学发布公告称,该校《To My Light》视频涉嫌抄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损害了学校声誉,伤害了大家的感情,对此真诚致歉。公告表示,校方将启动相关调查,邀请有关专家、校友和师生代表参加,并依据调查结果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改进工作。[6]
学校排名
2015年7月,《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2015》发布,中国7所高校入选前十名,前三名也均由中国大学获得,清华大学第一,北京大学第二,复旦大学第三。[7]
2015年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 |
2015年8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进入世界前200名,该校医科排名位列世界第151至200名,是中国大学首次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医科排名中跻身世界前200名。[8]
2015年9月,QS世界大学排名(2015/16)发布,麻省理工学院排名世界第一,哈佛大学排名第二,剑桥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三。中国大陆共有7所高校入选世界前200,清华大学排名第25,复旦大学上升20位排名第51。[9]
中国大陆前20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2015年9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最好大学网正式发布2015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复旦大学位列第十名,也是首次进入前十名。[10]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