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同济初创
1893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Erics Paulum)来到上海,在德国总
同济大学掠影(16张)领事馆附近开一诊所。后来,他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成立了“德医公会”。八国联军侵华时,德国运来大批医疗设备,聘请当时在上海负有盛名的宝隆医师,协助在沪成立了伤兵医院。德军归国时,为感谢宝隆,将伤兵医院的医疗设备悉数赠送给宝隆。1900年,宝隆在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Wilhelm Knappe)的支持下,在张家浜新马路旁开办了有20张床位的医院。由中德双方出资,取名“同济医院”,宝隆任院长。1904年初,克纳佩在柏林与德国外交部、普鲁士文化部的代表以及柏林大学东方语言部主任进行了会谈。在谈到在中国推行德国教育政策时,克纳佩提出了在上海开办德国医科学校的计划。
1905年,德国外交部、普鲁士文化部就在上海开办德国医科学校一事达成共识。普鲁士文化部教育司司长阿尔特霍夫(Althoff)建立了“促进德国与外国精神文化关系科佩尔(Koppel)基金会”。该基金会直接受文化部监督,它的董事会主席是商务顾问科佩尔。科佩尔基金会不仅负责筹集钱款,而且对外以学校创办者的面目出现。
1907年3月,科佩尔基金会、促进在华德国文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德医公会和同济医院4方,在柏林签署了由普鲁士文化部起草的关于在上海建立德国医科学校的协定;1907年6月3日,“德文医学堂”董事会正式成立,董事会由18人组成。
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取名为“德文医学堂”。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1917年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
国家诸位领导题词(24张),不久对德宣战。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1917年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2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根据《宝山县志》记载:191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1918年,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校舍。1921年竣工后陆续迁入新校舍。
1924年05月20日,教育部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因此,每年的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国立时期
1927年8月,学校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共和国领袖与同济(4张)1927年9月,同济大学开女禁,首招两名女生。
1932年1月28日,集结于上海的日军进攻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在“一·二八”事变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吴淞地区许多工厂、学校毁于一旦。同济大学主要建筑如大礼堂、电气试验室、材料试验室、部分宿舍及实习工厂等被炸毁,图书、机器、标本、模型等设备损失更为严重。寒假过后,新学期无法上课。在此情况下,胡庶华校长想方设法使全校师生暂迁市区巨籁路(今巨鹿路)民生坊继续上课。同时,师生们参加抢救军民伤员,以支援十九路军与敌作战;吴淞校舍在朱家骅的帮助下,很快得以修复。
1932年8月25日,学校迁回吴淞。
1933年5月,国民党政治会议议决,将处于江湾的国立劳动大学(1932年停办)的房屋、机器、工厂等划归同济大学,创办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后奉教育部令,改称“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访同济
业学校”。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以在每个省设立一所综合国立大学为目标。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27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含医学院)。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
为求“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于1937年开始内迁办学。经过三年流离、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直至1940年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
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同济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海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院系调整
从1949年开始,为配合新中国教育资源统筹布局,同济大学历经多次院系调整。
1949年09月,文学院和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后来又随复旦大学支援了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的建设。
1950年,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全部医学院和附属同济医院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后改名中南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同济医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951年, 理学院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化学物理等系除了保留基本的工科教学以外,全部并给复旦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等学校。
1952年,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土建系、科、组并入同济大学。
1954年,恢复研究生教育。
1956年,工学院测量系迁往湖北武汉,参与建设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1952年工学院的机械系、电机系和造船系等并入交通大学,还支援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等学校,后来一部分随交通大学西迁建设西安交通大学。1952年水利系与其他高校的水利专业在南京参与组建了华东水利学院,即河海大学。
1960年06月,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
1960年10月,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工科院校。
1966年,划归高教部领导。
文革十年
1966年5月,全国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大动乱中,同温家宝、习近平观看同济大学生科技成果展
济大学是重灾区,损失惨重。1966年6月13日上午,上海市委所派的以陈琳瑚为组长的工作组进入同济大学。随即,工作组在“一·二九”田径场与师生见面,宣布暂停王涛的党委书记职务,由党委副书记侯东昇代替,并在大礼堂召开全体师生员工“声讨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分子王涛大会”。此后,集中力量斗王涛,同济大学动乱从此开始。
1966年8月9日,同济大学发生了“八·九”事件。
1966年8月22日,同济师生员工开始成立“红卫兵”组织。不久学校有组织的成立了全校性的红卫兵组织——红卫兵大队部。红卫兵纷纷走上街头进行“破四旧、立四新”的宣传活动,并在校内外对本校部分干部和教师进行多次抄家。
1967年6月2日,《文汇报》发表社论《上海高校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祝贺同济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当天,革委会发出通告,宣布自1967年6月1日起,“同济大学的党、政、财、文各项大权归‘同济大学革委会’”。此后不久,各系及后勤、科研系统也相继成立革委会。至此,原来的教学、科研机构被砸烂,基本理论被全部否定。全校教学和科研活动几乎全部停止。
1970年8月,学校成立“财产清理小组”。全校统一行动,对学校的家具、设备进行清点登记。运动对学校造成极大的破坏。600多间宿舍里的灯泡全被损坏或拧走;部分门锁被拆,部分书架、床板、绘图板被做成私人木箱;校产、设备长期无人管理,部分被人挪用,部分损坏。
1968年3月6日,经上海市革委会批准,成立了“中共同济大学核心小组”,这是市革委会批准的第一个高校党的“核心小组”。此后“整党”由“校革会”和“核心小组”共同负责。
1971年,学校取消原建工、建筑两系建制,将两系在校教师全部编入“五七公社”。
1972年起,学校开始接受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的科研任务和科研经费。
1975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
1976年2月,学校召开全校大会,批判科技界的所谓“奇谈怪论”及“三项指示为纲”。
继往开来
1979年,经国务院同意,恢复对德联系,成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共建同济大学。
1996年07月,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百年校庆(11张)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同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医学院,重建医科。
2001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将同济大学列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即“985工程”)名单。
2003年11月,原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所有资产由同济大学接管。
2004年,被中组部列为副部级高校。
2004年09月,嘉定校区启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以及汽车学院首批入驻。
2005年07月12日~08月22日,机械、电信、交通等第二批搬迁学院顺利入驻嘉定校区。
2007年5月20日,同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庆祝大会在同济大学大礼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并致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前往同济大学,看望师生员工,祝贺同济大学百年华诞。
2010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宣布继续共建同济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12年,学校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于全球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与《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同济大学有22位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其中《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和《特大桥梁颤振和抖振精细化理论》分获2005、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2年,同济大学国家863牵头课题启动11项,合同经费近1.3亿
蛟龙号首次搭载同济大学教授进行科学实验(3张)元;全年进校科研经费11.2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0%,其中纵向8.6亿元;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中央部委以及上海市科委等课题200余项,合同经费达4.3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441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2000万以上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2项,项目获批数全国排名从第11位上升到第8位,获批经费3.1亿元,比2011年年增长63%;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共获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41项,其中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9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10项。2005年开始,同济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同济与世博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20多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同济大学就有28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承担了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技专项等研究课题17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并承担了世博主题演绎总策划、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世博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等8个方面的总负责重任。科研基地
截至2014年12月,同济大学建设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设有国内首个“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总投资4.9亿)、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此外,在国务院2013年1月16日讨论通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中,由同济大学领衔,经2011年总体专家组评审获得第一名的“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建议又被列为中国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首位。[11-12]
基地类型 | 平台或基地名称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国家专业实验室 | 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
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
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
国家级研究中心 |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土建结构预计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磁悬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省部重点实验室 | 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心血管基础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 |
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 | |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
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 |
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 |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重点实验室 | |
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
省部级研究中心 | 教育部土木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企业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建筑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 |
教育部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
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上海市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海洋地质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
节能与环保汽车创新引智基地 |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创新引智基地 | |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引智基地 | |
2011协同创新中心 |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
(资料来源自2014年8月同济大学科技处)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
该刊以报道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环境及节能、车辆工程等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主,业已形成鲜明的同济特色。2012年12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了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71种理工科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中,同济自然版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为70.2,首次超过《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排名全国第一。该刊2002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2004年荣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200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7年入选“第六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入选“2008年中国300种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2010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入选“2010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1年入选“2011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入选“2011年中国300种精品科技期刊”。
《城市规划学刊》
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城市规划汇刊》,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术期刊。该刊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之一。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是国家建筑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美国国际CODEN中心授予国际刊名代码。
《德国研究》
1986年创刊,研究对象以德国为主、兼顾欧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该刊所刊登的文章经常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下属的各类刊物全文转载,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8年起它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4年第8期《今日中国》杂志(德文版)还专门介绍了《德国研究》杂志的情况。[18-19]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8年创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首家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力学季刊》
1980年创办并公开发行。该刊自1993年起连续被选为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选为核心期刊;是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力学学会主办的工程力学学科的学术刊物。
《岩土工程师》
1980年创刊,该刊已被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知网收录。
图书馆藏
根据2014年8月图书馆网站显示,图书馆藏纸本图书和期刊合订本超过404万册,电子图书约 180万种,纸质中外文现刊3000多种,全文电子期刊近4万种。除此之外,图书馆还订购了各种知名的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各类权威的专业学会出版物全文数据库。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14年12月,同济大学设有36个学院(系)和二级办学机构。
学院 | 系所 | |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 哲学系 | 历史学系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文化产业系 | |
同济大学医学院 | 基础医学院 | 预防医学院 |
口腔医学院 | 临床医学一系 | |
临床医学二系 | 临床医学三系 | |
临床医学四系 | 临床医学五系 | |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信息学系 | 生物医药与技术系 |
分子与细胞生物系 | ||
同济大学理学部 |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数学系 | |
化学系 |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 | 工商管理系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 经济与金融系 | |
会计系 | 公共管理系 |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 国际政治系 |
社会学系 | 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 |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系 | 城市规划系 |
景观学系 | ||
同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系 | 桥梁工程系 |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 水利工程系 | |
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 ||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 | 机械设计与理论研究所 |
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 | 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 | |
热能工程研究所 | 制冷与热工程研究所 | |
工业工程教研室 | 专业基础教学部 |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 ||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系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 |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 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 | |
CIMS中心 | CAD中心 | |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 |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系 | 环境工程系 |
市政工程系 | ||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水泥基材料研究所 |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 金属基材料研究所 | |
建筑材料研究所 | 环境材料研究所 | |
材料化学研究所 | ||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道路与机场工程系 | 运输管理工程系 |
交通工程系 | 交通信息工程系 | |
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 | ||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系 | 德语系 |
日语系 | 留德预备部 | |
联邦德国研究所 | 公共英语教学部 | |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 ||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 机车车辆研究所 | 制动技术研究所 |
轮轨关系研究所 | 电力牵引控制研究所 | |
动车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55个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3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培育)3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
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46个)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
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5个)
土木工程、建筑学、海洋科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地球物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城乡规划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 | ||||
---|---|---|---|---|
一级 学科代码 | 一级 学科名称 | 二级 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 | 0813 | 建筑学 (含4个二级) | 081301 | 建筑历史与理论 |
081302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
081303 | 城市规划与设计 (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
081304 | 建筑技术科学 | |||
0814 | 土木工程(含6个二级) | 081401 | 岩土工程 | |
081402 | 结构工程 | |||
081403 | 市政工程 | |||
081404 | 供热、供燃料、通风及空调工程 | |||
081405 |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 |||
081406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
0823 | 交通运输工程(含4个二级) | 082301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
082302 |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 | |||
082303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082304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
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7个 | 070704 | 海洋地质 | ||
080104 | 工程力学 |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080502 | 材料学 | |||
081101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081601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
083002 | 环境工程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3个 | 070101 | 基础数学 | ||
070205 | 凝聚态物理 | |||
080204 | 车辆工程 |
学科评估
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同济大学共有40个一级学科参评,9个学科排在前5位,13个学科排在前10位,24个学科排在前20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继续保持全国首位,人才培养各单项指标均排名第一。
全国排名 | 一级学科名称 | 全国排名 | 一级学科名称 |
---|---|---|---|
1 | 土木工程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城乡规划学 | 14 | 机械工程 |
2 | 风景园林学 | 14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 建筑学 | 17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 海洋科学 | 17 | 物理学 |
3 | 交通运输工程 | 17 | 力学 |
3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7 | 水利工程 |
4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7 | 生物医学工程 |
5 | 地球物理学 | 17 | 政治学 |
6 | 设计学 | 18 | 公共管理 |
9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8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0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21 | 哲学 |
10 | 口腔医学 | 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同济大学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地下建筑结构、建筑设计基础、景观规划
设计原理、测量学、交通管理与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城市总体规划、建筑结构抗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动画运动规律、理论力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建筑理论与历史、城市规划原理、质量管理学、普通化学、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中级德语、工程项目管理、大学德语、建筑评论、材料研究方法、水污染控制工程、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
动画、软件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德语、地质学、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生物信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同济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同济大学建筑规划景观实验教学中心、同济大学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环境与规划)、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类与工程类)、基于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与电子)、土木工程专业拔尖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筑规划大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德、法、意大利语强化班的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硕贯通(4+2)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附属医院
同济大学有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附属同济医院、附属东方医院、附属肺科医院和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等10家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总床位数5000余张。此外,学校的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三家医院已经挂牌。
附属医院名称 | 级别 | 地址 |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综合类三级甲等 | 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
上海市天佑医院 | 综合类三级甲等 | 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500号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综合类三级甲等 | 上海市延长中路301号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综合类三级甲等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即墨路150号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 | 综合类三级甲等 | 上海市松江区光星路2209号 |
上海市杨浦中心医院 | 综合类三级乙等 | 上海市杨浦区滕越路450号 |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专科类三级甲等 | 上海市闸北区延长中路399号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专科类三级甲等 | 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 专科类三级甲等 | 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536号 |
师资力量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674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88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3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27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全职院士
类别 | 院士名单 |
---|---|
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 | 汪品先、孙钧、姚熹、郑时龄、裴钢、周兴铭、葛均波 |
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 项海帆、李同保、郭重庆、戴复东、范立础、沈祖炎、卢耀如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 | 裴钢、汪品先 |
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 | 姚熹 |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 吴志强 |
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4人) | 罗小未,郑时龄,吴志强,常青 |
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1人) | 郑时龄 |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 | 张慕圣 |
知名学者
类别 | 名单 | ||||
---|---|---|---|---|---|
千人计划 | 杨志刚 | 李荣兴 | 戴晓虎 | 周孟初 | 林峰 |
吴俊 | 张红军 | 黄文锐 | 弥永利 | 朱建文 | |
张永和 | 房健民 | 翁志萍 | 孙毅 | 李保文 | |
张伟贤 | 郑加麟 | 章桐 | 项晓东 | 董平 | |
崔玉军 | 张传伦 | 刘小乐 | 赵生捷 | 时东陆 | |
文学军 | 居金良 | Herbert.Mang | 庄司俊明 | 李菁 | |
长江学者 | 孙立军 | 李杰 | 孙利民 | 李新贵 | 顾明 |
翦知湣 | 吕西林 | 黄争鸣 | 张红军 | 林峰 | |
林涛 | 陈义汉 | 杨志刚 | 彭仲仁 | 朱合华 | |
王占山 | 童小华 | 孙方霖 | 李荣兴 | 傅公康 | |
赵晓林 | 刘小乐 | Pol.Spanos | James.Ohlson | 施松涛 | |
高绍荣 | 孙周兴 | 林欣 | 韩杰 | 黄宏伟 | |
杰出青年 | 陈鸿 | 薛松涛 | 仲政 | 蒋昌俊 | 李国强 |
徐鉴 | 黄茂松 | 刘志飞 | 蒋明镜 | 张小宁 | |
杨守业 | 张晨曦 | 康九红 | 丁玉强 | 周仕明 | |
苏育才 | 戈宝学 | 盛光遥 | 沈军 | 肖建庄 | |
田阳 | 童小华 | 高绍荣 | 顾明 | 裴钢 | |
翦知湣 | 吕西林 | 陈义汉 | 孙立军 | 王占山 | |
孙方霖 | 李杰 | 潘卫庆 | 陈银广 | ||
青年千人 | 王启刚 | 沈士蕙 | 董华 | 顾荣鑫 | 钟锦强 |
孙衍刚 | 毛志勇 | 黄佳 | 裴艳中 | 李伟 | |
黄晓东 | 陈建军 | 田志新 | 叶昕 | 肖飞鹏 | |
徐晓翔 | 郑思明 |
国家级教学团队
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团队(郑时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龚沛曾)、钢结构教学团队(陈以一)、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教学团队(赵民)、普通物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顾牧)、宝石学教学团队(廖宗廷)。
教育部创新团队
大城市交通管理理论及系统(孙立军)、节能环保汽车(余卓平)、心脏颤动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的理论基础(陈义汉)、嵌入式服务计算(蒋俊昌)、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电磁波调控(陈鸿)、城市软土地下空间与工程(朱合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康九红)。
合作交流
卓越联盟
2010年11月25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卓越联盟校长联席会议
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在同济大学宣布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全方位合作,并宣布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实行联考。重庆大学于次月宣布加入,至此,同盟的合作高校增至9所。[33-34]国际合作
同济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已发展成为中国教育、文化和科技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除颇具影响的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和中意学院外,还建有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合作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等机构。
许多世界著名学者和外国政要被聘为学校名誉博士和名誉教授,如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德国前总理科尔和施罗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托普弗、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因哈德·泽尔腾、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等。随着中德友好医院、中意设计中心的顺利推进,以及在日本和德国的3所孔子学院的正式运作,同济大学国际交流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宽。
同济大学合作与交流(15张)该校每年接待境外来宾5000多人次,其中包括多名外国政要,2002年德国总理施罗德、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联合国副秘书托普弗和联合国教科文组总干事长织松浦晃一郎、2006年意大利总理普罗迪、2007年德国总统克勒等,并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校讲学。每年聘请90多位长期外国1100多位短期专家来校讲学,出境学术交流达2000人次,召开国际或地区性学术会议40多次。同济大学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留学生人数已达2458人。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8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社会评价
在世界著名高等教育机构QS与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联合发布的2同济设计
009—2013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中,同济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8至第9位。2014年QS全球大学排行榜同济大学排名第393位,内地高校第13位[37-38]。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杰出政要校友排行榜,同济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9位,2015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行榜,同济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11位。同济大学的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研究型、国际化、综合性世界一流大学。最新公布的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土木工程专业”(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3 - Engineering - Civil & Structural)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由上一年度的全球第55位跃升至第18位。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科已相继通过全球商科两大顶级认证AMBA和EQUIS(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142所商学院获得认证),国内仅8所高校经管学院取得认证。
杰出校友
类别 | 名单 | 职务 | 名单 | 职务 |
---|---|---|---|---|
政治 | 乔石 |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 | 胡厥文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
钱正英 | 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部长 | 万钢 |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 | |
李昌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张惠新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 |
沈其震 | 农工民主党副主席,科学院院士 | 钱易 | 全国妇联副主席,工程院院士 | |
朱永新 | 民进中央副主席 | 冯培恩 |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 |
杨健 | 台盟中央副主席 | 赖明 |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 |
江景波 | 民盟中央副主席 | 赵雯 |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 |
章师明 | 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 | 周祖翼 | 中组部部务委员兼二局局长 | |
李明豫 |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 | 陈铁迪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
饶斌 | 一机部部长,中国汽车之父 | 钱信忠 | 卫生部部长,开国少将 | |
汪光焘 | 建设部部长 | 盛光祖 | 铁道部部长 | |
黄兴国 | 天津市市长 | 冯煦初 | 西安市市长 | |
于毅夫 | 黑龙江省长 | 沈怡 | 南京市市长 | |
阳安江 | 北京市政协主席 | 黄跃金 | 江西省政协主席 | |
张彩珍 | 国家体委副主任 | 仇保兴 | 建设部副部长 | |
谭庆琏 | 建设部副部长 | 傅雯娟 | 建设部副部长 | |
汪纪戎 | 环保部副部长 | 王兆成 | 铁道部副部长 | |
吴启迪 | 教育部副部长 | 王黎明 | 青海省副省长 | |
奚国华 | 工信部副部长 | 穆占英 | 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 |
程望 | 交通部副部长 | 陈效达 | 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 |
徐驰 | 冶金部副部长 | 解思忠 | 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 |
王立 | 五机部副部长 | 王志清 | 国家民航局副局长 | |
郑坤生 | 中联办副主任 | 宋原生 | 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 | |
梁涛 | 保监会副主席 | 吴海鹰 |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 |
戴东昌 | 交通部总规划师 | 姜君辰 |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 | |
王讯谟 | 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空军少将 | 李欣 | 解放军政治学院政委,陆军少将 | |
韩季忠 | 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少将 | 朱金龙 | 空军后勤部副部长,空军少将 | |
黄新初 |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 姜平 | 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 |
唐承沛 |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 沙海林 | 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 | |
汪海粟 |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 张群山 |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 |
吴承志 | 青海省副省长,武警少将 | 张学兵 | 上海市副市长,副总警监 | |
叶林 | 北京市副市长 | 韩建华 | 青海省副省长 | |
张祖林 | 云南省副省长 | 王书坚 | 山东省副省长 | |
熊建平 | 浙江省副省长 | 时光辉 | 上海市副市长 | |
张道宏 | 陕西省副省长 | 沈骏 | 上海市副市长 | |
张剑飞 | 湖南省副省长 | 唐登杰 | 上海市副市长 | |
洪捷序 | 福建省副省长 | 钱学中 | 上海市副市长 | |
刘先志 | 山东省副省长 | 成伯仁 | 陕西省副省长 | |
刘政奎 |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郑惠强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
蔡力峰 |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蔡达峰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
唐哲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钟燕群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
张卫国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王涛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
陈雷卿 | 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 叶培 | 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 |
孙文友 |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 黄钟 |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 |
李松堂 | 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 梁之彦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
毛经权 |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 陆锡蕾 |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 |
谢毓晋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石四箴 |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 |
李赋都 |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 王深林 |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 |
科学 | 李国豪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裘法祖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之父 |
贝时璋 |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 武忠弼 | 德国科学院院士,病理学家 | |
吴孟超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医学家 | 夏坚白 | 中国科学院院士,测量学奠基人 | |
朱家骅 | 中央研究院院长,近代地质学奠基人 | 王澍 | 建筑“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得主 | |
倪超 | 国立成功大学首任校长,土木专家 | 罗云平 | 国立成功大学校长,结构工程专家 | |
侯云德 |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 | 潘云鹤 | 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 |
庄礼庭 |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机械工程专家 | 丁烈云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管理学家 | |
何友声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工程院院士 | 杨德和 | 东南大学校长,教育专家 | |
梁伯强 | 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学奠基人 | 丁大钊 |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学家 | |
吴新智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 | 卢佩章 | 中国科学院院士,色谱分析奠基人 | |
王守武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 | 王守觉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 | |
陈星弼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 | 涂铭旌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学家 | |
董石麟 | 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 | 宁津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泰斗 | |
汤德全 | 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山机电专家 | 唐有祺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 |
黄志镗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 吴式枢 |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 |
邓景发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 曹楚南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 |
朱能鸿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文学家 | 陈洪铎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免疫学家 | |
张祖勋 | 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学家 | 李同保 |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辐射计量学家 | |
陆道培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家 | 陶亨咸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 | |
俞鸿儒 |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 | 吴旻 | 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遗传学家 | |
叶可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 | 许厚泽 | 中国科学院院士,测量学家 | |
钟万勰 |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力学家 | 程京 |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学家 | |
朱洪元 |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学家 | 段宁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专家 | |
郑颖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专家 | 张耀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家 | |
李猷嘉 | 中国工程院院士,燃气工程专家 | 沈世钊 | 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 | |
沈祖炎 | 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 | 范立础 | 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工程专家 | |
陈俊勇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 | 梁文灏 |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下隧道专家 | |
潘镜芙 | 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艇设计专家 | 戚正武 |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 | |
魏敦山 |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 | 邹德慈 | 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 | |
陈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 | 刘高联 | 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家 | |
郑时龄 |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大师 | 项海帆 | 中国工程院院士,风工程专家 | |
经济 | 孙文杰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 | 周纪昌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 |
胡茂元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 | 姚燕 |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总经理 | |
陈虹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党委书记 | 王俊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 | |
朱伟林 |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副总裁 | 杜国盛 | 中化集团副总裁 | |
时传清 |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副总经理 | 韩建国 | 神华集团副总经理 | |
关锡友 |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 | 郭文叁 | 海螺集团董事长 | |
蔡来兴 | 上海实业集团董事长 | 周厚健 | 海信集团董事长 | |
施德容 | 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 | 孙明波 | 青岛啤酒董事长 | |
徐征 | 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 | 陈志鑫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 | |
陈共炎 |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 | 谢国忠 | 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 |
刘信义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行长 | 侯福宁 | 上海农商银行行长 | |
余静波 |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 卢鸿 | 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 | |
钱文挥 | 交通银行副行长 | 俞小平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 | |
杨宇翔 | 平安证券董事长 | 王益民 | 东方证券董事长 | |
人文 | 宗白华 | “南宗北邓”,中国现代美学大师 | 徐浩良 | 外交家,联合国助理秘书长 |
罗国杰 | 伦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 冯至 | 院士,文学院教授兼同济附中主任 | |
杨益言 | 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红岩》 | 殷夫 | 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 |
倪征燠 | 法学家,同济图书馆馆长 | 熊育群 | 作家,获鲁迅文学奖与冰心文学奖 | |
陈延年 | 新中国百位英模,陈独秀之子 | 孙穗芳 | 社会慈善家,孙中山孙女 | |
朱逢博 | 歌唱家,首届中国金唱片奖得主 | 邱震海 | 凤凰卫视资深节目主持人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同济大学党政领导名单 | ||||
---|---|---|---|---|
党委书记 | 杨贤金 | |||
党委副书记 | 马锦明 | 姜富明 | 方守恩 | 徐建平 |
纪委书记 | 姜富明 | |||
校长 | 裴钢 | |||
常务副校长 | 陈以一 | |||
副校长 | 江波 | 伍江 | 蒋昌俊 | 吴志强 |
葛均波 | 吕培明 |
(资料来源自2014年12月同济大学官网)
历任校长
同济大学历任校长 | ||
---|---|---|
埃里希·宝隆:1907─1909 | 福沙伯:1909—1917 | 贝伦子:1912—1919 |
沈恩孚:1917—1923 | 袁希涛:1923—1927 | 阮尚介:1917—1927 |
张仲苏:1927—1929 | 张群:1929-1929 | 胡庶华:1929—1932 |
翁之龙:1932—1939 | 赵士卿:1939—1940 | 周均时:1940—1942 |
丁文渊:1942—1944 | 徐诵明:1944—1946 | 董洗凡:1946—1947 |
丁文渊:1947—1948 | 夏坚白:1948—1952 | 薛尚实:1953—1959 |
王涛:1959—1977 | 李国豪:1977—1984 | 江景波:1984—1989 |
高廷耀:1989.2—1995.2 | 吴启迪:1995.2—2003.6 | 万钢:2004.7—2007.8 |
裴钢:2007.8- |
文化传统
校训
同舟共济
同济古训: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校风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校歌
《国立同济大学校歌》
词:易韦斋 曲:肖友梅国立同济大学校歌
好一片中华大地,
不振兴工艺,真可惜,真可惜!
同有耳目,同有手足,同有心思才力,不作工负了好教育。
勤劳、诚毅,提携我中华国民,
同舟共济,同舟共济,振兴工艺;
好一片中国大地,
不健康身体,真可惜,真可惜!
同有心腹,同有肌肉,同有起居饮食,不学医负了好教育。
慈受、仁义,扶持我中华国民,
同舟共济,同舟共济,健康身体!
《同济之歌》
同济啊同济,同舟共济,同济啊同济,同舟共济;万钢校长指挥师生高唱校歌
航行征途中,我们齐心协力,航行征途中,我们齐心协力;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终会到达理想境地,终会到达理想境地;
迎风踏浪,奋力划桨,再把那风帆高高挂起向着明天,向着世界,向着那崭新的未来世纪,迎风踏浪,奋力划桨,向着那崭新的未来世纪同济,同舟共济!
校徽
一、名称
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
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二、历史
在标志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
三、文化
标志的文字:以“同济”两字为核心;标志的图案:三人划龙舟;昭示着目标: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昭示着精神:同新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
学校精神
同济大学的学校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
同济大学的办学理念:济世兴邦,爱国奉献
同济大学的学术风格:脚踏实地,不鹜虚名
原校党委书记周家伦教授在同济百年校庆讲话中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来总结同济精神,并具体指出同济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从同济走过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出,同济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相连的。
二是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同舟共济不仅是校名的涵义,而且是学校一直倡导的精神。同济大学的城市建设与防灾、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学科集群正是学校多年来的结晶。这是学校组建团队、协作攻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同济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济人共有的特点是务实开拓,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这种务实开拓的奋斗精神,是新时期同济人直面挑战、共谋发展的重要精神。
四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同济人的精神气质和对待事业的态度上,同济百年不变的踏实学风和务实的传统,一直代代传递,严谨而不固化,求实而不守旧,创新是同济人永恒追求的主题。
校园建设
校园建筑
【三好坞】
50年代师生义务劳动建成,取名三好,寓意学生做“三好学生”。由陈从周设计、题
三好坞(4张)名。其下淌的水叫做同心河。都说这里是中国高校百大最美地方之一,建于1956年。1987年为迎接80周年校庆,全面整顿“三好坞”。三好坞有三座亭子,湖心亭和两个在山上的,成为聚友、约会、休闲的好地方。在这所以建筑闻名于世的校园里,到处都有别具匠心的建筑作品,而其中最独特的去处,莫过于三好坞和她的湖心小筑,她比不上大礼堂的气势磅礴,也没有中法大楼锈红的特色,然而,一片宁静,一份悠然,是她所特有的。
在三好坞,总让人感到一股浓郁的诗化气息,湖水荡漾,绿荫小道,石桥,石凳,谁说在理工科的学校就找不到诗文中的意境?
【大礼堂】
建于1961年的同济大学大礼堂,曾是远东最大的礼堂,它净跨40米的拱形网架结构,被誉为当时同种形式的亚洲之最,人称“远东第一跨”。大礼堂大厅外跨54米,礼堂设3564个座位,和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拱形网架薄壳结构相适应,开阔的大礼堂厅内没有一根柱坐在厅内。
同济大学大礼堂(2张)从2003年开始,这座老建筑开始接受一次“外科手术”,直到不久前才恢复使用。改建后的大礼堂“修旧如旧”,但是又充满了全新的节能技术,比如采用了最新式的地源新风技术———奥妙之一在于侧廊的地下,一个通过深5米,长近30米的地下防空洞,将附近的小树木中的风吸引进来,恒定在15℃的地下5米的凉风就能够进入礼堂。
【“一·二九”礼堂】
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建于1942年,得名于“反饥饿、反内战”的“一
同济大学129礼堂(2张)·二九”运动(1948年1月29日因要赴京请命而被反动派残忍镇压,导致69名学生受伤,3人重伤,33人失踪的“一·二九”血案)。礼堂是纯白色的现代建筑,有曲线的房顶,落地玻璃的走廊。总体上看,这是一座有着透明门廊、透明长廊、白墙黑瓦、既现代又历史的建筑。门前的一·二九纪念园树木蓊郁,相得益彰。建筑与环境真实地体现了兼收并蓄、同舟共济的精神。【文远楼】
同济大学文远楼(3张)这是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之初的精致梦想,现已成为永恒的经典。文远楼于1953年建成,由黄毓麟、哈雄文设计。整座建筑布局合理、体型丰富、外貌简洁。二战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深入影响中国,五十年代初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本土现代建筑,文远楼便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20世纪90年代末,文远楼被载入《世界建筑史》,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这座老楼在改造之后焕然一新,10项新技术已经汇集于这座老建筑一身,这使得大楼每年可以节能70%。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照明产品就像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聪明人的脑袋,可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自动决定新风量的排放,根据房间使用情况自动开关空调系统,从而在实现最佳环境舒适度的同时达到最低能耗。
【建筑城规楼群】
以A、B、C楼的命名似乎是连接历史最为直接简单的方法。但也是删减历史信息的最好的方法,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会在提起这几栋建筑背后的祖冲之和计成,但是这并不要紧,历史的行进自有它的奇妙之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楼群(2张)“明成楼”建于1985年左右。明成楼的“成”,据说取自计成,以铭记这位对中国园林文献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一位明代造园家。对于这一说法,想来有一定道理。而从取名方法看来,基本继承了“文远楼”的传统。20年以后,这座楼被称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B楼。
只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从其落成的第一天起就被叫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在一个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与国际接轨的不仅是对于素混凝土的运用,对于屋顶花园的设置,还有那个很洋气的新名字。学院空间上前所未有的统一表征着学院在学校前所未有的强大。
【综合楼】
教学科研综合楼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北角,占地面积15615平方米,总
同济大学综合楼(2张)建筑面积4624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1层,建筑高度约100米,象征21世纪,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该大楼从建筑设计到结构设计、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考虑,融合了同济大学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是学科综合优势的集中体现和展示,反映了当代国际建筑设计的最先进理念和未来趋势。概念方案出自该校顾问教授、法国著名建筑师JEAN PAUL VIGUIER,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方案深化和施工图设计,建筑。
校区分布
主要校区 | 地址 |
---|---|
四平路校区(主校区) |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
嘉定校区 |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 |
沪西校区 | 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500号 |
沪北校区 |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727号 |
海外校区 |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托斯卡纳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