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在府东街宾兴公所设立凤阳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在三元街设立凤阳府小学堂(今凤阳县实验小学),光绪三十二年在长淮卫(今属蚌埠市)设公立两等小学堂1所,在文昌街及府西街设立两等小学堂各1所。光绪三十三年小学堂续有增设,有府城南门观音庵设立两等小学堂1所,临淮镇初等小学堂1所;另有私立初小3所,分别在府城西门外太平街、临淮关旧巡检署、城北卫东湾保。光绪三十四年在府城花铺廊大街增设公立小学堂1所,在临淮关西马公祠增设两等小学堂1所。
民国4年至民国8年,陆续在府城花铺廊大街、明中都皇城内南庵和刘府、大溪河、武店、殷涧、红心、井头(今属五河县)、长淮卫分别设县立第一至第九高等小学。民国15年全县有小学400余所。民国16年北伐后,全县小学几乎停办,至民国25年,全县共有小学162所,入学儿童8215人,占学龄儿童总数36849人的22.3%。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阳,仅府城、明中都皇城、私立崇文、临淮署街、立民5所小学开课,学生不足千人。此时由共产党、国民党及日伪三分政权,府城被日、伪军占领,小学恢复缓慢。
民国28年,新四军除在曹店乡戴庄村新建县立小学外,还指令县、乡、保三级创建小学。民国30年春,在宋集乡潘家村召开有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宣教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发展解放区的教育问题,会后成立殷涧乡中心学校。民国31年,日、伪军进攻凤阳山区,戴庄县立小学遭焚毁,该校仍借用民房续办,常常白天上课,夜晚转移。
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凤阳县乡设中心国民小学(完小),有学生3772人,保设国民小学(初小)有学生4344人。1949年凤阳县共有小学190所,学生13000余人(包括改良私塾)。经过整顿旧校,改造私塾,1950年,全县有小学117所,在校学生17663人。从1951年起,各区增设民办小学,至1958年,凤阳县有小学307所,在校学生48929人,入学儿童占学龄儿童78%。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小学教育受到影响,1961年凤阳县小学下降为208所,在校学生只有22371人。1962年后小学数量有所增加。1964年,县教育局抽调14名干部在总铺区殷涧公社的青山、水库、大卢3个山区大队兴办10所耕读小学作为试点。1965年,凤阳县有民办耕读小学1210所,学生达33715人。1966年,凤阳县小学为1007所,1976年为1093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各公社完小改为中心完小,每个大队设一完小,邻近的生产队合办1所初小,这样全县小学有所精简。至1985年,凤阳县小学为372所,在校学生7637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2%。
截止201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中心小学29所,村级小学210所,民办学校5所,均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先进地区。
中学教育
清光绪十九年凤阳知府在凤阳府衙东侧改建淮南书院(今凤阳中学),光绪二十七年改书院为“官立经世学堂”,旋改为凤阳府中学堂,民国期间为省立四中,民国期间凤阳县有省立中学三所,即省立四中、六中、第三女子中学。
建国初期,凤阳县仅存1所中学,即“凤阳县第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97人。民国38年2月,江淮军区在凤阳创办华东大学皖北分校和津淮中学,目的是培训干部。皖北分校历时8个月。后建立凤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创办临淮中学(首任校长耿基)。1956年,凤阳第一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安徽省凤阳中学,是凤阳县建国后第一所完全中学。1958年建立小溪河中学、黄湾中学。1959年,原烟草学校改为武店中学。1965年,凤阳县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1998人。1966年,“五七”中学开办。1978年枣巷小学在原有初中班的基础上被批准为枣巷中学。至1985年,凤阳县共有中学42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在校学生21956人,教职工1273人。截止2012年,共有公立学校283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含职业中学)8所(包括保留高中建制的大庙中学),初级中学26所。
高等教育
凤阳县历来重视专业技术教育,民国3年曾创立蚕桑学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立凤阳府师范学堂(今滁州城市职业学院),1950年建立皖北高级农林学校(今安徽科技学院),1958年在武店建立烟草学校等。1961年,凤阳农业机械化学校(今安徽机电工程学校),1960年凤阳县有初等技术学校6所,即凤阳初农、凤阳烟校、石门山林校、曹店林校、大银山林校、皇陵农校,合计19个班,学生725人;有社办农业中学7所,12个班,学生443人。
截止2013年,境内设有本科院校1所、高职院校1所、重点中专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