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九”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实现“两基”教育目标后,衡阳县一直把“普九”工作作为教育的重点。一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我县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狠抓落实,到2006年底,全县原有中小学D级危房已基本消除。衡阳县因此连年被评为“衡阳市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县”。结合危房改造不断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全县农村初中基本实现了寄宿制目标。同时,加大了学校设备设施投入,2007年全县基本建成了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全县所有乡镇中学、中心小学的实验室和电教室均达一类装备标准。二是控流保学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双向控流保学机制,落实了县、乡政府、村组和学校的控流保学责任。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春季起,全免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杂费和书籍费,补助了部分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生活费。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减、免、缓、捐”助学措施,在校学生巩固率不断提高。“普九”各项指标均接近或达到省定一类标准。
高中教育均衡发展。衡阳县教育局以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县一中为龙头,实施高中均衡发展战略,狠抓常规管理及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衡阳县高考成绩在全市独占鳌头,县教育局及6所普高多次被评为衡阳市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衡阳县高中教育引起了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衡阳县的高中教育“重点更重点,一般不一般”、“衡阳县的高中教育是这个农业大县一张精美的名片”。
民办教育初绽新蕾。县委、县政府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采取政策扶持、招商引资、融资办学等措施,为民办学校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的检查评估,有力地推动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学校大多能立足长远,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并通过加强学校管理来提高学校品位。光华实验学校、江山(中英文)学校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知名民办学校。
职成教育锦上添花。成教工作先后荣获“湖南省扫盲工作先进县”、“湖南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县”的殊荣。2007年西渡镇农校被立项批复为省重点建设项目。职业教育一直是全省的一面旗帜,已拥有中等职业学校9所,其中公办职业中专1所,民办公助学校8所,在校学生8000余人。县职业中专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重点职业中学”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市公办职业学校中独领风骚。职业教育的强劲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积蓄了大量人才资源。
近年来,衡阳县教育各项工作均衡推进,协调发展,一直在省市享有盛誉。2003年度县教育局党委被评为全省教育战线唯一的“防非”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此外,获得的省级荣誉有“文明卫生单位”、“统计工作先进单位”、“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10项;获得的市级荣誉有“职业教育发展先进县”、“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职能单位”、“两项督导评估先进单位”等3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