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大办教育,全县教育事业出现了量的变化和质的提升。
1、“普九”工作顺利达标。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2%、97.9%,辍学率控制在1%和3%以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1%。1997年、1999年和2004年,“普九”工作三次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复查验收。
2、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全县校舍面积由1996年的6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90万平方 米。土木结构比例下降到3%以下。县直学校和乡镇直中小学都建成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全县所有学校都装配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到2005年底,全县共撤 并村小133所,撤销村小65所,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办学效益整体提高。
3、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96年以来,高考上线人数连年创历史记录,上省线率、高分率、万人比不断攀升。2005年全县高考上省线人数达到5078人,上线率达98.6%。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还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4、德育工作形成特色。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红安革 命传统教育资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集体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手段的德育教 育特色。全县学校普通建立了德育基地,开设了革命传统教育课,开展了“老区精神校校行”活动。近几年来,全县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活动,在中小 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文明小市民”活动,促进了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有红一中、红二中等20多所中小学被省、市命名为文明单位或德育 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
5、尊师重教氛围浓厚。县委、县政府实行定期议教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部门定点 扶助学校制度,干部、职工捐款支持办学制度。落实“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县乡两级财政对教育拨款逐年增长。2000年红安县率先在黄冈 将公办教师工资收归县管,教师工资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了教师待遇的落实。1999年“普九”达标后,县委、县政府实施城区“123”学校新扩建计 划,使城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效益明显增强。
6、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县共有1500多名教师分别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有52 人被评定为省级骨干教师,378人被评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全县学校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8个,省级研究课题28个,市研究课题36个。近年来,积极开展新课 程培训,已有782名教师获得新教材岗位培训合格证。至2004年,全县共有10人被评为特级教师职称,398人获得高级教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