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大学  > 中学 > 初中

成都兼善中学

2018/9/10 15:02:04 人气值:
学历层次: 初中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兼善中学     

第三方平台查询:    “百度百科”“天眼查”“百度”

学校简介

兼善中学兼善中学是重庆市首批示范高中创建学校,创建过程就是不断发展学校从而提高学校影响力的过程。创设和谐氛围,建家就是建学校,“温馨家园”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从2006年起,学校工会与党政一道加强教工队伍建设,把职工小家建到各年级组和各处室,从氛围营造、硬件投入、定期主题活动开展等全力实施教工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即青蓝工程、栋梁工程和名师工程,教工在其间交流工作、畅谈学习、享受教育幸福,其乐融融。兼善教育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一年一度的“教育文化节”集中展示阶段性建设成果。2009年,兼善中学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并于2010年8月30日正式授牌。

兼善中学至解放初期,学校为“北碚私立兼善中学”,累计办初中班33个,高中班20个。以“智、仁、勇、恒”为校训,教育学生以“兼善天下”为己任,注重培养学生艰苦朴素、作风诚朴、刻苦学习、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舍得干,读兼善”广为流传。学校聘任外籍教师戴大卫、留美教授徐桂英、留美著名学者刘若雨和刘世民、国内大学教授顾实、敖职因、施白南、周光舞、储师竹(二胡大师刘天华弟子)等任教,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沈钧儒、黄炎培、何鲁、冯玉祥、贺龙等都到学校演讲或视察。实施“导师”、“导生”、“导友”的“三导”教学方式,人人做到荣誉考试(没有老师监考),获得四川省毕业会考长期免考的特殊待遇。文体活动十分丰富,“赫尔斯”球队、“南风国乐社”、“突兀文艺社”享有名气。自力更生、勤俭办校,兴办“兼善公司”,经营公寓、餐厅、农场等附属企业。抗战时期,积极开展救亡宣传和募捐,创办进步壁报《星火》,刘征鸿等同学到延安抗大学习。1949年秋,学校教师中地下党员达13人,他们发动“铁黎社”姚澍等学生声援南京“四﹒一”血案,迎接解放。

解放后,学校得到空前发展,至1988年,学校有高初中班级33个,学生1770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秉承“兼善天下”的理念,继续实施“三导”制度,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要教会,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学校小社会、社会大学校”,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生走出学校、走出教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农场、到农村。

兼善中学进入新世纪,学校以拓展兼善教育文化内涵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办学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传承并进一步深化“兼善天下”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率先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兼善模式”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在市内外推广。

兼善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散发出的魅力令人景仰,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兼善助学基金”、国家专项助学金、社会各界捐赠及学校教师捐款等年均达80余万元,年资助各类学生700余人次。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在重庆唯一资助的三届“珍珠班”均落户兼善中学,兼善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俄国革命史委员会共同主席、博士生导师吴恩远先生捐赠的“恩远”基金等各种爱心奖助基金,无不浸润着贫困学子,体现着兼善的大爱。

历史沿革

兼善中学校园一角重庆市兼善创办于1930年秋季,初中第一班以江北贫儿院的29人为基础,借北碚火焰山东岳庙暂住。1932年3月新建校舍楼房一幢于北碚公园右侧(即北碚图书馆红楼)1939年5月为躲避日寇飞机轰炸,迁校于北碚鸡公山槽坊口,同年经蒋中正批复同意增设高中部。1942年4月再迁至毛背沱即现校址(1946年8月将初中部迁到杜家街果园)。

由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 “国立实验中学”、“北碚区初级致用中学”并入,先后更名为“川东区北碚市第一中学”、“北碚市第一中学” 、“四川省重庆市第十三中学”。1985年7月7日,四川省教厅同意恢复校名为“四川省重庆市兼善中学”,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总理为学校题写校名。1997年6月,更名为“重庆市兼善中学”。1982年4月27日,被四川省教厅命名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99年12月25日,被重庆市人民政府确认为“重庆市重点中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兼善中学至2013年有教学班69个,学生4250人,教职工274人,其中研究员7人,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西南大学兼职教授6人,重庆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11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北碚区首批名师7人,高级教师69人。

兼善中学兼善中学教师团队素以精湛的教学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强大的加工能力享誉巴渝大地。高2 012级教师团队更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该团队的主体教师曾连续在2000年、2003年、2006年为兼中创下高考辉煌。特别是06年,各项指标在北碚区同类重点中学中遥遥领先,各个上线率均领先同类重点中学10个以上百分点。09级在高二的联考中又全面领先于同类重点中学,我们必将创造兼善中学教育的又一个辉煌。

李文兰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长期担任高三年级组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所担任组长的年级高考成绩全面领先于区同类重点中学;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奥赛,田玉、李鹏来等学生获国家二、三等奖,市一、二等奖共计20余人次,被评为重庆市优秀辅导教师;所著《数形结合的三种应用》、《清水摸鱼——攻克最后一道填空题》等十余篇文章发表于《高考金刊》等刊物上。“不求名利,但求心实”是其教书育人20年的不懈追求。

贺晓霞

女,1970年2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论物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国家教委首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重庆市兼善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高中物理骨干教师。

兼善中学校园一角贺晓霞自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奋斗在教育、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担任班主任、学校教科处主任、教学副校长,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学物理教学探讨》编辑、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兼职教授,西南大学“物理学”专业兼职教师。多年来,其优秀的职业品行、精湛的教学技艺、卓著的科研成果,在市、区教育界赢得广泛的赞誉,享有较高知名度。作副主编或参与编写《综合实践活动(8年级上)》等全国骨干教师培训核心教材,课标组教科书、教参及教辅用书等共9本;在国家级市级刊物发表论文“力学前概念调查与分析”等共15篇;完成《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导管理与评价研究》等课题研究6项;论文、著述、课题获奖6项。先后获得了 “重庆市重点中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研究性学习科一等奖”、“重庆市第三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著述一等奖”、“北碚区第四届基础教育优秀教改成果评选一等奖”、“重庆市百佳精彩女性”、 “重庆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北碚区优秀德育科研工作者”、北碚区五一劳动创新奖章“; “北碚区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和“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学员”。

杨富成

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北碚区中心教研组成员,重庆市兼善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受区级表彰8次,其它校级各类表彰20余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所带班级受区、校级表彰13次,连续三届高考成绩超出市平均分近30分,学生参加国家、市级竞赛获奖34人次,其中邓佳凤等3人获全国数学奥赛一等奖;发表论文16篇,参与编写人教社九年制义务教材初中代数部分章节,承担国家、市级重点课题3个,现承担并主持市级课题“课例研究”。

苏德江

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北碚区骨干教师,重庆市兼善中学物理教研组长,受校级各类表彰10余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所带班级物理高考成绩常年位居年级第一,高出市平均分10余分,学生参加物理奥赛获国家、市级一、二等奖20余人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静电学试验研究》等论文10余篇,著作《高二物理精讲、精练、精测》等深受师生好评。

曾治琴

兼善中学1991年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中学外语高级教师。秉承“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用心教书,专心育人”的原则,撰稿、发表或获奖文章数篇,并成功地送走了六届高中毕业生。八年班主任工作既是锻炼的机会也是展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平台。

黄开勤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碚区骨干教师。在14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在学习中享受快乐”的原则。所带的五届高三学生,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是一名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好老师。人生箴言: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李兴科

地理教研组长,从教12年来,先后带过6届高三。现为北碚区高中地理核心组成员,北碚区第三届骨干教师,北碚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在十几个省级刊物中发表文章四十余篇,主编教辅书一本,参编二本。我铭记,用爱心创造成功教育。

办学模式

建校后,以“在农村建立合乎时代的中学”为宗旨,培养学生成为“是生产的而不是享受的,是平民的而不是特殊的,是前进的而不是保守的,是强有力的而不是懦弱的”人才。重视学用结合,反对死读书。实行“导师、导友、导生”制。组织毕业班学生到小学实习。设奖学金、清贫助学金。

教育文化

兼善中学校园一角“兼善教育文化”是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立足学校办学历史,顺应时代发展中孕育而生。“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文化的人才”是兼善中学在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办学追求。

深入研究学校近80年来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关爱他人,关注生活;独善其身,兼善天下”正是兼善中学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精髓。结合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兼善教育,兼善天下”的办学理念,全面构建兼善教育文化,以文化引导教师,培育学生,以文化立校,彰显兼善教育品质。

兼善教育文化的特点在兼和善。兼,《说文解字》说是会意字,它的本义是一手持二禾。引为1、同时进行几件事情或具有几样东西:2、兼并、合并等;兼善,指德才兼备,兼济他人;兼善教育是指向善的教育,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是加强自我修养,兼济他人,服务社会,更是文化学校长期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积聚起来的思想精华。

兼善教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为魂),责任(为先),广博(为根),成功(为本)”。这更是站在学生成长和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一方面继承传统,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强调人文管理,把人文的思想进一步渗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中。

兼善教育文化的基本理念是“兼善天下”: “兼善天下”是兼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的一种传承与回归,也是一种发展与丰富,其基本内涵在于:她是一种协作奉献、豁达奉献的团队精神;是一种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博爱精神;是一种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开放精神;是一种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兼善中学校园一角兼善教育文化建设实践策略是从整体着眼,分布实施,逐步提高。工作流程流程大致是主题确定,成效预显,围绕实施,反思总结,交流展示。具体做法如下:

(1)突出 “主题文化”,使兼善文化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

(2)实施“人本”管理,使兼善文化贯穿到学校管理中。

(3)创建个性化课程,把兼善教育文化融入课程中。

(4)创新德育活动,使兼善教育文化体现到学校活动中。

(5)打造环境文化,使兼善教育文化载体呈现于校园生活中。

(6)丰富活动文化,使兼善教育文化成为师生生活的有机整体。

兼善教育文化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兼善教育文化构建,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中央电视台、重庆市电视台,工人日报、重庆日报、晨报、晚报、人民教育、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中国教育学刊等主流媒体先后都给予了报道。历经追寻和艰难跋涉,一代代兼善人不断超越自我,跨越发展,获得成功。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兼善中学将发扬传统、开拓创新,本着“兼善教育,兼善天下”的理念,力争利用5-10年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质量示范高中,为所有兼善人铺就锦绣前程。

教学成果

兼善中学校园一角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成就斐然。学校以“科技文化节”、“学生论坛”、“读书节”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学科知识竞赛。学生的科普创作成为重庆教育的精品和亮点。仅08-09年度就有姜玉琴等30名学生的新型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3人次,市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13人次,区级奖34人次。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中被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实验基地”。学校还大力扶持建设学生电视台、学生广播站、学生社团、自建网站等学生文化阵地,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8月5日,兼善中学代表北碚区参加重庆卫视大型电视活动“中国红·青春中国心”节目录制,与来自重庆育才中学学生代表队进行“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活动的现场对决。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兼善中学代表队展示了学校四位一体活动的成果,彰显了红色经典文化的魅力,得到现场评委老师的高度赞扬。

学校荣誉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先进集体,市基教课改先进集体,北碚民主管理实验学校,教育科学实验学校,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市体育传统项目运动队,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科学实验学校,全国五星红旗单位,教育技术装备先进集体,重庆市重点中学。

知名校友

兼善中学涌现了如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夫人朱琳、原四川省长肖秧、重庆政协主席邢元敏、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蒙进喜、中国社科院博导吴恩远、中国驻英大使胡定一,中国驻罗马尼亚参赞刘方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副馆长万岗,中国现代文化研究所所长舒乙,著名作家杨益言,海政文工团著名演员傅丽坤,著名民营企业家卢国纪,著名建筑家卢小荻,亚洲飞人汪虹等知名校友。

发展前景

1939年办兼善企业公司,经营农场、工厂、餐厅、公寓等,以企养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自筹学费。选送优秀学生到民生公司或兼善公司就业。形成“艰苦诚朴,奋发进取,服务社会”的兼善精神。

外界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抓教学,重育人。进行过十年一贯制、五年一贯制、数学教材改革、英语口语训练教学、语文导读、体育兴趣分班教学等实验,重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实验。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结合,办农场、饲养场,副食品自给自足。重视体育,田径、足球等传统项目。

相关新闻

兼善中学老师很另类 数学课当体育课上

吴梦依老师正在讲课2013年9月,在重庆市兼善中学初一3班的课堂上,出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欢呼雀跃,两名同学在教室的前后两侧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往教室中间走,像是在演情景剧一样。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观摩的确是一堂数学课,其实“这是在向学生展示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所包含的几个条件”,进行的模拟体验教学。

本堂课的导演者叫吴梦依。整节课吴老师都把控得游刃有余。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吴梦依老师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正是由于有一些小叛逆和创新的精神,才让她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她的课也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一名学生讲到,以前不喜欢数学课,不但觉得枯燥,而且一面对大堆的数学公式就不知道从哪儿入手,也不知道怎样灵活的运用,而吴老师的课让一切的枯燥变得有趣,让数学的应用变得通俗易懂。这种灵动的课堂模式以推广到学校各个学科各个课堂的,在区级市级的赛课活动中赢得了好评与尊重。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